秦岭地区黑色金属矿产种类齐全、藏量丰富,铁、锰、钒、钛均在我国占有一定的地位,特别是近年来发现的钒矿藏量有望跃居全国第一位。
陕西境内的秦岭地区铁矿产地多,矿石类型多,矿床成因类型复杂,成矿时代长,大、中、小矿床星罗棋布,遍布全区。比如略阳的鱼洞子大型铁矿床、柞水的大西沟大型铁矿床、洛南木龙沟中型铁矿床、山阳县毕机沟中型矿床、岚皋官元大型铁矿等,以及众多的小型矿床和矿点。《清一统志》载:“商州铁洞岭在州东北一百八十里,接雒南(今洛南县)及河南陕州卢氏县界,岭产铁因名”,铁洞岭即今之洛南县木龙沟铁矿。《明一统志》载:“商州铁峪(丹凤县在清代之前属商州)在州东一百五十里(即在丹凤县城东约19千米),俗传老子冶铁于此”,指的即丹凤县赵川铁峪铺铁矿。《宋史·食货志》云:“铁,凤有务”,可能指的就是凤县老厂铁矿,相传唐宋时期就已开采,因而“老厂”即为此而得名。由以上古代文献记载可以看到,得天独厚的秦岭山系蕴藏着丰富的铁矿资源,它不仅为中华民族从青铜器时代演变到铁器时代的文明历史演化奠定了物质基础,而且也为现代工业化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陕西的汉江钢厂、略阳钢厂、西安钢厂的矿石原料大都就地取自于秦岭,部分矿石还送往武汉钢厂。说起铁矿,还流传着一段有关柞水大西沟铁矿的有趣的找矿故事。20世纪60年代,陕西省某地质队在镇安、柞水一带进行铁矿调查,但是按照常规却始终找不到铁矿露头,在准备撤出工区的前一天,有一位地质技术员在返回宿营地的途中解便时,不经意地拿起身边的一块石头准备向远处扔去,却发现这块石头沉甸甸的,专业的本能使他对这块石头产生了兴趣,是否它就是要找的东西?回到驻地后,当即对这块石头进行了记录,并将样品送往化验室进行检测,终于确定这石头就是他们梦寐以求要找的铁矿石,而且是他们原来在秦岭没有见过的新类型铁矿石——菱铁矿。由此,一个新的大型铁矿山便展现在世人的面前,此处现在已成为秦岭有名的大型矿山,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位于秦巴腹地的陕西岚皋—紫阳一带,与基性岩有关的钛磁铁矿资源量巨大,预计可达3亿吨,有望成为中国的第二个攀枝花,目前按照国家规划正在进行勘探开发。
如果说钢是虎,那么钒就是翼,钢含钒如虎添翼。只需在钢中加入百分之几的钒,就能使钢的弹性、强度大增,抗磨损和抗爆裂性极好,既耐高温又抗奇寒,所以在汽车、航空、铁路、电子技术、国防工业等部门,都可见到钒的踪迹。此外,钒的氧化物已成为化学工业中的最佳催化剂之一,有“化学面包”之称。
陕西的沉积型钒矿主要分布于山阳县中村到商南县千家坪一带,以及北大巴山广大地区,于下古生界炭硅质岩系中,代表性矿床有山阳的中村钒矿、商南的千家坪钒矿、岚皋的佐龙钒矿和平利的中湾钒矿等大中型钒矿床。另一种钒矿是与基性岩有关的钒钛磁铁矿中钒,估计储量超过1000万吨。
此外,锰矿、铬铁矿等其他黑色金属矿产资源也有分布。
大秦岭:中国国家中央公园 / 谢伟主编. -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