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地热资源

  亿万年前,巨大的基岩断裂带造就了秦岭地区异常丰富的地热资源,仅在秦岭北麓就分布着210多处温泉,使得秦岭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华温泉之乡”。秦岭的地热资源储量丰富,初步勘查表明,关中盆地平原区范围内地热资源存量约127.06×10(右上14)千卡,相当于18.13亿吨标煤所产生的热量;可采地下热水达72.64亿立方米,在全国盆地型地热田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秦岭地区地热资源从分布情况看主要集中在关中盆地,面积约1.9万平方千米,目前有地热井160多眼,最深超过4000米,井口水温最高可达120℃,单孔地下热水自流量最高可达298立方米/时。秦岭北缘山前地热呈条带状分布,主要有眉县西汤峪、蓝田东汤峪和临潼华清池温泉、华阴温泉。另外,汉中地区也分布有地下热水。陕西的地热水水质均达到医疗热矿水标准。

  走进秦岭深处,就如同走进一个梦幻的王国,蒸气飞腾之下,是清澈的池水,触之温润如玉,让人忍不住想跳进池中沐浴清洗,感受那一份源自山林的水样温柔。秦岭的温泉就是这样神奇,它们闻名遐迩,享誉海内外。这里有“天下第一御泉”华清池,有举世罕见的洽川处女泉,有历史久远的汤峪温泉,有风光旖旎的勉县温泉。它们坐落在嵯峨娟秀的秦岭脚下,以其优良的水质、秀丽清雅的风景、深厚的文化积淀,向世人展示出炫目的魅力。

  目前,地热资源主要用在四个方面:供暖,医疗洗浴及游泳健身,地热种植、养殖,生活饮用。截至目前,陕西省地热水供暖面积已达到330多万平方米,医疗洗浴的地热资源逐渐形成产业,仅咸阳市区温泉保健从业人员就近万人,在很大程度上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临潼的华清池以及东汤峪、西汤峪的温泉疗养成为传统,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客。在种植、养殖方面,长安东大地区地热养殖场面积270多亩,地热温泉花卉种植200多亩。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这句诗是杨贵妃在骊山温泉沐浴的写照,骊山温泉也因此闻名天下。目前临潼地区探明的地热资源储藏范围为187平方千米,约占临潼土地面积的1/6,地热资源总量相当于近7000万吨标准煤,年开采量可达到2630万立方米,属大型地热田。临潼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自然资源是全国其他地方不可取代和无法比拟的,因此将成为全国首个或是唯一的“中国御温泉之都”。

  华山御温泉是拥有极高保健价值的温泉资源,出水口水温高达105度,其中含有锶、碘、钠、氟、锂等多种稀有的矿物质,对人体的心脑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具有极高的保健理疗价值。华山御温泉秉承经典温泉旅游文化,着力倡导温泉养生的新概念,将温泉沐浴和健康养生紧密结合起来,以情字风格、御式服务带给游客全新体验。

  咸阳的地热资源丰富,利用历史悠久。早在1400多年前,兴平的马嵬温泉就闻名于世。明清时期,蔚为奇观的“马跑泉矶”、“绿泉涌珠”就名载“渭阳十胜”。经调查,咸阳地热分布范围约3000平方千米,热水储量约为3450亿立方米,地热能约为35050万亿千卡,相当于标准煤约50亿吨。其中城区周围300平方千米范围以内,热水储量495亿立方米,折合标准煤7.2亿吨,在全市地热分布的1000平方千米以内,地热储量约为2500亿立方米,热量折合标准煤17亿吨。地热水中普遍含有氟、锶、碘、氡、锂、偏硅酸、偏硼酸、偏砷酸等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属优质医疗用热矿水,同时也是复合型的矿泉水,可满足医疗洗浴、康乐保健、旅游度假不同选择的需要,现今咸阳已被命名为“中国地热城”。另外,渭北岩溶地下热水多数达到国家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且水量大、水质好,是缺水县城及主要乡镇的生活饮用水供水水源。地热资源的有效开发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出处:

大秦岭:中国国家中央公园 / 谢伟主编. -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