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华山位于渭南市华县境内,现在已被批准设立“少华山国家森林公园”。公园北起小敷峪口,南至分水岭,东到蟠龙山潜龙寺,西括少华峰,总面积63平方千米。
初四日 行十里,山峪既穷,遂上泓岭。十里,蹑其巅。北望太华,兀立天表。东瞻一峰,连起来嵯峨特异,土人云赛华山。始悟西南三十里有少华,即此山矣。
——《游太华山日记》
徐霞客只是远远看着,就用“嵯峨特异”评价了少华山的不同凡响。
唐朝诗人王昌龄有一首写少华山的诗:
崖谷喷疾流,地中有雷集。
百泉势相荡,巨石皆欲立。
跳波沸峥嵘,深处不可挹。
昏为蛟龙怒,清见云雨入。
——《小敷谷龙潭祠作》
少华山的“嵯峨特异”,少华山的水“百泉相荡”,声如“雷集”,少华山另有一种美摄人心魄。
诗人白居易在一首诗中,把少华山和苏州做了比较:
高情雅韵三峰守,主领清光管白云。
自笑亦曾为刺史,苏州肥腻不如君。
——《和钱华州题少华清光绝句》
另一位诗人杜牧有《望少华三首》,其中有“羞对灵山道爱山”的句子,抒发了诗人既难舍仕途,又心向山林的矛盾心情,自然也为少华山的魅力所吸引。
诗人郑谷有《少华甘露寺》一诗,描绘了少华峰的动人景色:
石门萝径与天邻,雨桧风篁远近闻。
饮涧鹿喧双派水,上楼僧踏一梯云。
孤烟薄暮关城没,远色初晴渭曲分。
长欲然香来此宿,北林猿鹤旧同群。
——《少华甘露寺》
少华山由东、南、西、北、中五峰组成,南峰海拔高度1664.4米,居五峰之首。各峰之间由一条狭窄的山梁连接,四周几乎都是悬崖峭壁。五峰整体形如簸箕状,开口正对渭河谷地,簸箕内侧是左眼沟,其间灌木丛生。
少华山地势险要,风光秀丽,五峰遥相呼应,各具特色。山上植被茂盛、松柏葱郁、奇石林立,庙宇纵横、道观遗址遍布,山寨门、石炕、石井等古人遗留下的生活用具随处可见。
少华山景区现存的寺院主要为潜龙寺,该寺高居山梁之上,据说“自汉明帝时有其寺”,和洛阳白马寺一样,是中国最早的寺院之一。潜龙寺位于猕虎峪与白崖峪交汇处的蟠龙山顶,号称“关西第一禅林”。此寺屡毁屡建,现存主体为明清建筑,三进院落,前殿塑弥勒佛像及四大天王,中殿为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正殿为拙三世佛及文殊、普贤菩萨;后院独立一殿,建于崖顶,供奉毗卢遮那佛。游潜龙寺可由猕虎峪登顶,巅顶有“龙脊”曲折行至山门约400米。院内有汉柏高挺,因年久中空生出一株槐树,人们谓之“柏抱槐”。寺右有一巨石状似卧虎,人称卧云岩。最让人兴奋的是登上寺后院的毗卢殿,西望太华,远瞰黄河,关中沃野,尽在图画中。如能在此观日出,赏晚霞,数星斗,则更是人生的极品享受。
小敷峪是少华山森林公园主景区,峪口筑坝成湖,山光水色令人为旷神怡。行五里,有红崖绝壁,堪称壮观。再行则有玉女庙遗址和石门。石门是一道横绝河谷的山梁,其中恰有一缺口如门,上游河水喷涌而出,声如雷震。过石门则已入少华佳境,山石奇异,泉瀑争鸣,林木丰茂,洞窟天成。其中“燕子砭”、“龙潭”、“燕子沟瀑布”、“天仙瀑布”、“天涯鸽子洞”、“华阳仙人洞”、“母子峡”、“石板河”等最为知名。再前行则是密林深谷和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已超出景区的范围了。
大秦岭:中国国家中央公园 / 谢伟主编. -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