沣峪位于西安市长安区境内,是终南山最有名的峪,是长安八大峪之首。《诗经》有云:“沣水东注夕,维禹之绩”。岁月变迁,溪河奔流,从这里流出的溪水最后形成沣河,流入渭河。在沣河两岸,有西周的沣镐二京遗址,这里曾有中华民族极辉煌的文明。
210国道西万路沿着沣峪盘旋往南,基本是沿着子午古道修建的。子午古道由沣峪东侧的子午峪进山,迂回进入沣峪,翻过分水岭后,沿宁陕、石泉、汉阴进入汉中,达于四川。据说当年唐玄宗为杨贵妃从四川用飞骑运送荔枝,走的就是子午古道,因此子午道也称荔枝道。子午道沣峪里有二道桥、黎元坪、喂子坪、关石、鸡窝子、石羊关、凤凰嘴、王锁崖、光头山、九龙潭风景区、连珠潭风景区、万华山风景区、沣峪森林公园、牛背梁国家自然保护区等。
从沣峪口进山不多远,路边就是中国佛教律宗祖庭净业寺。净业寺创建于隋,极盛于唐,名扬海内外,在世界上产生过极广泛的影响。唐代高僧道宣在终南山净业寺以精于律藏著称,是律宗的实际创始人,因而律宗又称“南山宗”。道宣法师俗姓钱,祖籍江南而生于长安,青年出家后终生以研究戒律为佛界和皇家所重,终年七十二岁,生前死后都拥有极高的地位。在净业寺的后山上,“澄照净光舍利塔”历经千年风雨依然保存完好。“澄照”是唐皇对道宣的谥号,而“净光”则是对道宣舍利塔的封号。
沣峪口东侧的山坡上还有一座丰德寺,同为律宗祖庭,同样始建于隋唐。现在寺院由比丘尼管理,戒律森严,门庭十分清静。
过了净业寺前行,在左侧有一条支峪,里面就是黄峪寺。入山有简易公路可通行汽车,只是弯多坡陡,需要谨慎驾驶。到了黄峪寺,眼前则豁然开朗,深山变成了起伏的丘陵,村落点缀其间,阡陌田亩,生机盎然,真有到了桃花源的感觉。这么好的地方,被唐太宗李世民选中,盖了一座专门用来避暑的翠微宫。翠微宫山环水抱,虎踞龙盘,是按照中国传统的风水理论营造的。如今宫、寺均已不存,变为耕地了,但遗址的基址遗迹还可以看出,和一般坡地有明显不同。
在沣峪内有一条无名小支峪口,山门紧闭,有个木牌上有“红草园”三字,花鸟画家江文湛在这里已经十多年了。当年他来这里踏勘的时候,山崖上只有荒草和灌木丛,谷中的水时有时无,断断续续。经过他十多年的营造,红草园已树木成林,青松挺拔,翠竹摇曳;泉浸石阶,瀑落深潭;更有老梅百株,伴主人在松窗竹影里抚琴作画。这里并不对游人开放。
在玉皇坪附近,西面是观音山和九龙潭,东面是万花山,海拔1988米,这里是宗教文化的集聚区,也是沣峪里风景绝佳处,游人很多,特别是在周末。观音山海拔2166米,山上有30多座佛寺、茅蓬,绝大部分是由民间居士以村镇为单位进行管理,历史久远。因此,这些因山势而建的殿堂倒像是农家院子般质朴无华,这倒应了“人间佛教”的说法,反而更具有亲和力。
观音山的九龙潭为山水胜景,是分布9处的泉瀑水潭的总称。第九潭最高,名天泉潭,仰望如自天来,跌入潭中时飞花溅玉,令人陶醉。九龙潭瀑潭相连,东西走向,连接观音山鹤场,是秦岭北麓地区最为集中的瀑布群,一年四季,景色迷人,堪称秦岭山水的缩影。
观音山的东面是九鼎万花山,是终南名山,道观佛寺隐藏其中,山林云霞铺地,魅力十足。无论道家、佛家都看好终南山,所以终南有“地肺”的美称。肺为呼吸之官,据传天地之灵气形成的气场这里最佳,因此修道参禅者纷至沓来。
入山渐深渐高,大坝沟沣峪庄园是消暑避夏的好地方,是得天独厚的终南明珠。向上就是鸡窝子,再向上行就到了秦岭分水岭了。东坪沟、东佛沟植被原始,种类繁多,呈带状分布,山顶分水岭是高山草甸。分水岭南侧是宁陕县界,归安康市管辖,北侧属于西安市长安区管辖。站在秦岭的分水岭上,普通人也会豪气倍增,觉得自己是在一条苍龙的背上云行天下,北有渭河、黄河,南有汉江、长江,前有东海,这正是祖国的腾飞之像,秦岭正是这条东方巨龙。
沣峪分水岭西有光头山,海拔2887米,是秦岭的高山草甸区,生长着耐寒的野草和灌木,光头山西侧是秦岭山村大寺。入夏时节,这里春花满坡,光彩一时。秋天来得早,冬天更早,萧瑟是这里的主旋律,这种景象更能使人感动。
大秦岭:中国国家中央公园 / 谢伟主编. -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