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牛卧岭
作者: 刘兆英
青牛岭因形似卧牛而得名。传说,青牛是老子入关时所骑的神牛。老子上华山时,青牛在前开路,“老君犁沟”就是青牛所开;老子论道时,青牛则卧在那里聆听。
老子入关的先兆被称为“紫气东来”,足见老子对三秦文化的影响之深。“青牛”是神化的产物,和秦人传说的“青鸟”相一致。老子极可能是坐着一辆牛车到西秦来的,后来被请上“太上老君”的宝座后,变成了骑牛入关,这个牛自然也是神牛。既然是神牛,就绝不是凡间所有的黑牛、黄牛或花牛,这个青应为天色,即天蓝色的神牛。
老子是春秋末年的一位智者。他在晚年不辞劳苦来到秦国,是因为他胸怀一个伟大理想,即“道行天下”。有人把“小国寡民”视为老子的理想,实在是一个误解。他希望纷乱的割据局面能够在一位有道的王侯手里结束,一个统一的以民为本的新秩序能够建立。这是他在中原游说诸侯碰壁后的最后努力,他把希望寄托在秦国身上,而“道”则是他最有力的哲学武器和施政纲领。
老子入秦后的事迹未见史籍记载,但他却老死秦国。老子生前,他的一些言论已开始流传;老子死后,他的言论被整理成《道德经》,逐渐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到了战国时期,出现了道家学派。道家学派也是派中有派,但都奉老子的《道德经》为经典。到了汉代出现了道教,也把《道德经》奉为经典。随着道教和道家的发展,老子和《道德经》也以不同的面目广为传播,从而产生了更大的社会影响,甚至国际影响。老子入秦是春秋时期的重大文化事件,可惜直到今天,人们也没有完全认识到这一事件的意义。
现在人们进入陕西潼关以后,可以看到很多民居的门楣上仍然嵌有“紫气东来”的横额,很多地名都打上了老子文化的烙印,青牛岭也是一例。
出处:云横秦岭/刘兆英 著.--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