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秦岭文献>云横秦岭
商山诗情
  好山水最易引发诗情,而诗中山水更加迷人,因为融入了诗人当时的心境,山水便有了灵性。
  李白在商州泛仙娥溪,傍晚时听到山中猿鸣,他听了又听,写下了“清猿断人肠,游子思故乡”的诗句。白居易过仙娥驿,吟唱着“商山无数峰,最爱仙娥好”,他想起“商山四皓”,进而自己问自己:“归山何不早?”
  在写商山的唐诗中,我喜欢温庭筠的《商山早行》,最喜欢的是其中的两句: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都是平常的实在景物,但却极易勾起人们相似的旅行回忆,从而产生共鸣。现在,丹江上的板桥很少见了,山中溪流峡谷上的板桥仍然多有,水、板桥、山构成了如画景色,是一道独特的商洛风光。
  柳宗元有一首诗,写的是路边的一棵老松树,被人用樊篱护了起来。
  孤松停翠盖,托根临广路。
  不以险自防,遂为明所误。
  ……
  借题发挥是唐诗常用的手法。说到松树,商州区杨斜镇的松云寺有一棵古松,主围6尺,高不盈丈,但虬曲盘旋延伸,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天然荫棚,堪为一处奇景。只是寺院已废,余无可观之处。
  人们都记得韩愈因上书谏迎佛骨被贬潮州,上任途中经过蓝关写下的“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的名句,使人对这位年未老而体已衰的昌黎先生寄予同情。但韩愈在商山路上面临着更加锥心的人生悲剧,随他贬谪一起走的女儿突然病死在路上,韩愈痛心不已:
  数条藤束木皮棺,草殡荒山白骨寒。
  惊恐入心身已病,扶舁沿路众知难。
  绕坟不暇号三匝,设祭惟闻饭一盘。
  致汝无辜由我罪,百年惭痛泪阑干。
      ——《去岁自刑部侍郎以罪贬潮州刺史乘驿赴任留题驿梁》
  韩愈身心俱疲,沮丧已极,所以山是“荒山”,水是泪水。
  另一位唐朝诗人杜牧也走过这条路,他在《入商山》一诗中写道:
  早入商山百里云,蓝溪桥下水声分。
  流水旧声人旧耳,此回呜咽不堪闻。
  杜牧的心情也不好,但他走到商山麻涧(今名麻街),心情有了转变:
  云光岚彩四面合,
  柔柔垂柳十余家。
  雉飞鹿过芳草远,
  牛巷鸡埘春日斜。
  秀眉老父对樽酒,
  蒨袖女儿簪野花。
  征车自念尘土计,
  惆怅溪边书细沙。
      ——《商山麻涧》
  李商隐把秋天的商山写得十分美丽:
  商於朝雨霁,
  归路有秋光。
  背坞猿收果,
  投岩麝退香。
  建瓴真得势,横戟岂能当。
  割地张仪诈,谋身绮季长。
  清渠州外月,黄叶庙前霜。
  今日看云意,依依入帝乡。
      ——《商於》
  张九龄仰慕四皓,他认为商山就好像蓬莱、瀛洲一样是一座仙山:
  穿竹非求丽,幽闲欲寄情。
  偶怀因壤石,画意在蓬瀛。
  苔益山文古,池添竹气清。
  芝翁果萧散,无事亦无营。
      ——《林亭咏》
  无事无营的潇洒生活不但张九龄心向往之,现代人似乎更加向往。商洛山静水清,是现代人度假休息的好地方。但此地自古民贫,人们也试过各种方法致富,但情况似无根本转变。现在交通的瓶颈已经突破,商洛山水的价值更为凸显,除了开发旅游正当其时,似乎还应该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出处:

云横秦岭/刘兆英 著.--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