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秦岭文献>云横秦岭
武关与商镇

  武关位于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城东武关河的北岸,是春秋战国时期晋楚、秦楚分界处。关城建立在峡谷间一座较为平坦的高地上,北依高峻的少习山,南濒险要,与函谷关、萧关、大散关并称为“秦之四塞”。不过现在已没关,也几乎看不到易守难攻的险要之势。现代人改变了历史,一条宽阔的国道直直通过,除了路牌上的“武关”标识,可供凭吊的遗迹都褪色了。商镇在丹凤县城以西7.5公里处的流岭北麓,可谓历史悠久。史载战国时,此地因是秦国改革家商鞅封地而得名。唐、五代、金、宋曾在此建商洛县,此地有“商洛第一镇”的称谓。商镇,是商鞅的封邑所在地,他的辉煌与悲剧都曾在这里上演,但都像云烟一般消散了。

  蓝武古道以蓝关和武关为标志,在古代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历来为兵家所必争。从春秋到战国,从大秦到大汉,这条路上总有南来北往的军队,总有攻守厮杀的胜败,总有说不完的历史故事。

  商鞅是一个改变秦国命运,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历史人物。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历史作用甚至超过秦皇汉武,因为他领导的变法“变”出了一个新兴的地主阶级。他个人的不幸和幸运交织在一起,商鞅虽死而秦法未变,这是最大的幸运;秦始皇缔造大秦帝国,又把秦法推向全国,这是商鞅更大的幸运;大秦帝国二世而亡,代秦而立的大汉帝国却“汉承秦制”,这真是幸运之中的幸运。如果商鞅的在天之灵有知,他可以含笑了。在中国历史上的伟大人物之中,还有谁比他幸运呢?
  商镇和武关一样,自然也找不到商城封邑的痕迹。当商鞅遭到灭族之灾时,恐怕能够脱逃的人也不多,因此想在这里寻觅商鞅的后人,多半也是徒劳。
  武关和商镇仍然具有吸引力,令人禁不住想去看一看,甚至明知看不到多少文物还是想去看,这大概就是文化的魅力了。不过昔时山水仍在,即使也有变化,但毕竟是真实的。何况这里还是秦岭最美的山水名胜之地,值得到此一游。
出处:

云横秦岭/刘兆英 著.--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