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45年7月17日,刘威诚、张复振、梁励生等率领三十八军十七师起义之后的10月21日,西北局书记习仲勋曾致电时在关中地委的西北局秘书长张德生:
三十八军奉命沿平汉路北上,据查该部尚有我方力量,请你商汪迅即派员前去组织兵暴,将对平汉战役会起很大作用,并请将办理情形立刻电告。①
电报中的“汪”即汪锋。
张德生接电后,即与汪锋商量研究。汪锋便找来联络员杨信和沙夫二人亲自谈话,派二人前去郑州至徐州陇海路沿线的三十八军,了解十七师起义后该部地下党情况,并向他们传达中共中央对抗战胜利后国内外形势的看法,转告他们准备组织部队再次起义。
汪锋谈话后,杨信和沙夫做了充分准备,约定分开行动,在开封会合。沙夫走后,杨信按照汪锋的吩咐,路过西安时前去第三集团军驻西安办事处,找到蒙定军,进一步了解了三十八军状况,即东去河南。
杨、沙开封会合后,二人合计了下一步的工作。当时,第四集团军所属的三十八军和九十六军已经经过改编。九十六军和新十四师的番号撤销,部队编入三十八军,军长张耀明,三十八军辖十七师、五十五师和一七七师三个师。这个十七师是后来重新组建的,五十五师是由孔从洲的新三十五师改编而成的。
沙夫虽原是十七师地下党员,1945年回马栏,进入干训队,因地下党员是单线联系,他对十七师党员情况并不熟悉,杨信便带沙夫一起去十七师,与未曾参加上次起义的地下党员接头。
到了徐州一带,找到十七师五十一团团长崔治堂,营长吴业(党的关系还未恢复),副营长石天宝,经杨信介绍,沙夫与他们接上了关系。而后,杨信去找五十五师一六五团团长殷义盛,与殷团党的负责人阎至德、一六四团副官主任白宗信、师部副官孟修齐先后接上关系。随后再去一七七师,与五三〇团团长王汝昭、五二九团副团长卢松轩、五三一团三营营长姜树德及辎重营营长祁有珍接上关系。最后到第四集团军总部与王寒秋、钟强接上关系。
杨信和沙夫每到一地,每接一个关系,一接触,便与他们对抗战胜利后的形势交换一下看法。这些长期处在地下工作中的共产党员以及部队官兵思想状况也比较复杂,有的认为和日本打了八年,胜利了,不能再打内战了。还有的怀疑八路军就那么点力量,内战打起来能胜利吗?军官中包括一些共产党员在内的人员贪图享受,发洋财,做生意,吸大烟的思想和行为膨胀起来,加之原十七师起义后,国民党采取了一些更加严密的措施,防止再次发生起义,这对地下党员压力很大。
根据党员和官兵中普遍存在的这些认识和想法,杨信和沙夫根据汪锋的谈话指示精神,向三十八军地下党员尽量讲明,中共中央和全国人民都希望和平,不愿打内战,但蒋介石摘去了抗战胜利的“桃子”,又有美国人帮助,他调兵遣将,在重庆谈判期间还制造摩擦事件,内战的危险还是存在的。为了制止蒋介石挑起内战,发动国民党部队起义是一种好办法,共产党员应该坚决执行党的这个指示精神,要有再次组织部队起义的思想准备。
三十八军驻地分散,交通不便,杨信和沙夫经过三四个月的细致工作,三十八军地下党员对形势的看法基本统一了,准备起义的思想和态度也明确了。
此外,杨、沙二人对失掉组织关系的同志,如吴敬业等进行了考察,他表现很好,还一再表示到时候愿把五十一团二营全部带回解放区。
杨、沙正在三十八军接头联系期间,赴东北上任的高岗路过华北晋冀鲁豫军区,与刘伯承、邓小平商谈了三十八军起义的问题。1945年11月21日,刘、邓便致电正在延安的刘少奇、习仲勋并转张德生,请派人到三十八军组织起义。电文如下:
(甲)高岗同志过路时嘱,请张德生即派人去三十八军组织起义。
(乙)我们已派十七师政委刘威诚、参谋长李慕愚两同志去濮阳,进行该军工作。
(丙)请张德生即告三十八军工作同志迅到濮阳找军区王秉璋司令员、张玺政委接头,以便与刘、李二人共商办法。②
张德生接电后,即转告汪锋电报内容。
12月2日,正在重庆的周恩来以极密等级致电刘伯承、邓小平和陈毅等,对争取西北军的起义工作作了指示。
12月中旬,杨信和沙夫二人商量后决定,由杨信回马栏,向汪锋汇报,沙夫去华东,找陈毅联系,以便而后三十八军起义时能够得到新四军兼华东军区的配合与支持。
12月20日之前,杨信回到马栏,向汪锋汇报了三十八军改编、布防和地下党状况,还建议恢复吴敬业等人的组织关系,汪锋当即表示同意,汪锋将杨信回马栏汇报情况和所请示之事报告中央,还嘱咐杨信先住下等候中央指示,不要与其他人多接触。不几天,汪锋根据中央指示精神,再派杨信复去三十八军,组织三个师全部起义。
12月22日,刘少奇致电刘伯承、邓小平和陈毅。电文如下:
三十八军工作杨信已回关中,现再派杨信前去传达布置。该部有三个团长、五个营长系党员,据云如搞好时,全军大部可以起义。望刘即派十七师政委刘维(威)诚、参谋长李幕(慕)愚前去濮阳等候与杨信接头,并请切实注意配合该部起义。我已告杨信在动作之前须先与刘、邓商决,如在徐附近动作则先与陈毅商决。③
杨信复去三十八军,觉得三十八军驻地分散,任务重,时间紧,他向汪锋提出了一个要求,希望得到汪锋的首肯。杨信的要求并不算高,就是希望王国和他一起去做组织三十八军起义的工作,汪锋当即答应了杨信的要求,又同王国进行了谈话。据王国后来回忆,说:“汪锋在关中马栏给我讲,根据中央指示,决定派杨信、沙夫和你在晋冀鲁豫中央局和华东中央局的领导下,做三十八军的起义工作。省工委已电告中央转刘伯承、邓小平和陈毅,由他们决定你们的具体工作和任务。”④
接受任务后,王国将关中调查站的工作分别交给刘拓和陈芳,同杨信一起从马栏出发,越过封锁线,便分开行动,约定在开封见面。
王国到三原再乘火车到西安,在莲寿坊六号秘密联络点得知,五十五师孔从洲师长已从河南前线返回西安,住在北门里药王洞公馆。为了弄清情况,王国当即去找蒙定军,蒙证实孔住在他的公馆里。于是,王国请蒙定军转告孔从洲:汪锋根据中共中央指示,派他们几个去做三十八军的起义工作,并询问孔何时何地与他见面。
蒙与孔商量后转告王国:孔的意见是公馆周围有特务,最好到部队里再见面详谈。当天晚上,王国便从西安乘火车东去开封。这时,杨信已和沙夫开封会面后去了兰封(兰考),王国从开封下车,直奔兰考,首先见到五十五师一六四团副官主任白宗信。王国离开五十五师的前身新三十五师时,曾把该师的地下党员关系交给了白,从白那里,王国了解到了三十八军目前很多情况。这时,三十八军军部和一七七师驻开封,十七师驻郑州,五十五师驻商丘。几天后,杨信、王国和沙夫三人一同在开封见面,又一起在一七七师辎重营营长祁有珍处进行了商谈。据杨信后来回忆,主要研究确定了四个问题:
一是三十八军所属第十七师、五十五师和一七七师同时起义。
二是领导各师起义的党的负责人:十七师崔治堂团长,五十五师殷义盛团长,一七七师王汝昭团长。各师党员的组织关系分别交给崔、殷、王。全军起义行动总指挥为五十五师师长孔从洲。
三是起义的口号:反对内战,要求和平,释放杨虎城。
四是行动方向为:全军向北,进入冀鲁豫解放区。请八路军向南转移,接应起义部队。
同时,三人还对起义前的工作进行了分工,杨信负责一七七师,沙夫负责十七师,王国负责五十五师。
三人商谈议决后,离开辎重营,经过化装,携带第四集团军谍报队队员证件,由兰封通过封锁线,经山东曹县到达解放区菏泽,向冀鲁豫军区司令员王秉璋、政委张玺汇报了起义准备方案。
这时,前次起义的刘威诚和李慕愚率领一个连武装,携带电台前来冀鲁豫军区与杨信等配合组织三十八军起义工作。
就在杨、沙、王三人赴菏泽冀鲁豫军区之时,1946年1月11日,习仲勋致电刚刚上任的中共陕西省工委书记汪锋:
据悉,蒋、胡已决定迅(速)解决三十八军,将李兴中调开后,即将第四集团军番号取消,并将原所属部队拨归三十八集团军副司令,并将选一非陕西籍伪系军长接三十八军军长,进行肃军,故五十五师孔从洲、十七师李维民及一七七师李振西均在撤职之列,现三十八军副军长陈志坚和姚国俊也有被撤职可能。望设法转告该部注意。⑤
1月18日,陈毅发出巧电,致电延安刘少奇,提及三十八军准备起义一事。电文为:
(一)派人通知三十八军十七师崔团长,已通知到了,该部现住郑州东三十里一带,现我派沙夫去刘伯承处联络,尚未联络上,并具该军已准备就绪,急待起义,想拖到冀鲁豫去。
(二)在目前时局下,如何处理,请急电示,以便派员再去。⑥
1月20日,中共中央就三十八军暂停起义一事致电陈毅、饶漱石并转告刘伯承、邓小平。电文为:
巧电悉。值此停战之后,三十八军举行起义不甚妥当,而且该部集中郑州附近行动也会困难,因此中央意见最后暂停起义,除最暴露不能立足干部离队外,其余尽量保存作长期打算,如一切已准备就绪不起义就有重大损失,则要他们迅即拖到冀鲁豫去。⑦
同一天,刘伯承、邓小平复电中共中央军委:
据陕省(工)委派到三十八军之沙同志到冀鲁豫谈称:孔从洲处境困难,曾欲起义,后因政治协商会召开,又趋观望,请假赴西安看形势。现该军我党有十个营的组织可以分散举义,但停战协议后恐不妥当等语,对该军十个营是否可以举义问题,请示方针。⑧
这时,孔从洲已从西安返回五十五师。不过,又遇到一个意外的情况,在国共停战协定签字之后,蒋介石可能要整编军队,起义一事又有了新的变化。
2月17日,中共中央复电刘伯承、邓小平:
三十八军能争取改编一至两个师,不要随便拉出来。此时拉出来政治上不利,将来编制上也有困难。在该部内要保持党的秘密,隐蔽党员面目,准备长期埋伏,并设法抽调党员投考蒋介石之各种军事学校,毕业后可混插其他部队。如党员面目暴露已引起国党怀疑者,当可相机撤出,免遭危险。如该军确有被国民党解散危险时,即同意将该军全部拉向陇海路以北之濮阳地区(冀鲁豫解放区中心),并望事先与刘、邓取得密切联络。请刘、邓设法转告该部负责同志。经常注意该军行动,以备万一时援助。⑨
这样,起义一事暂时拖了下来。
这时,杨信、王国还没有得到中共中央这个指示,却得到了三十八军整编的消息,而且先从一七七师开始提早进行,师长李振西向来对部队中的地下党活动不满,借整编坐镇共产党员较多的五三〇团,独断专行,决定干部去留,把三个营长和三个连长强行编余,这几个营长和连长都是共产党员或进步军官。经过一番曲折斗争,团长王汝昭虽然把一些骨干留下了,等到整编结束时,王汝昭却被撤职了,他和营长姜树德失去了带兵的权力,这对五三〇团起义工作十分不利。
鉴于五三〇团出现的情况,王国曾设想,应该尽快设法争取十七师崔治堂五十一团和五十五师殷义盛一〇五团不被整编掉。为保留殷义盛团,能不能将殷的共产党员身份明确告知孔从洲,请孔给以关照。后又觉得这样不妥,只是向孔说明殷义盛团长是忠于十七路军这个团体的,对杨虎城是忠诚可靠的。并委婉地向孔点破保留殷团的话题。
2月下旬,杨信去十七师,王国来到黄河以北的小冀镇五十五师驻地,住在师部副官谷俊耀处。谷与王国很熟悉,谷曾给张汉民、阎揆要当过护兵。第一次交谈是在小冀镇车站附近的野外,孔从洲事先让他的随从副官孔令敏到谷俊耀处通知王国。交谈中,王国与孔从洲谈了部队起义和整编问题。对起义一事,孔从洲表示同意,王国还建议孔从洲做好起义的准备,加强部队的思想政治教育,做好团营干部的调整工作,其中包括保留殷义盛团,撤换陈日新一〇四团团长职务,提升戴定江营长任团长。
就在王国在小冀镇与孔从洲见面交谈之时,刘伯承、邓小平、薄一波⑩2月23日发出梗酉电,请示中共中央对五十五师的办法:
三十八军五十五师师长孔从洲(现驻封丘小冀地区,其余两个师已南渡)向我表示:
甲、尽量争取存在。
乙、如有密令内战,立即起义。
丙、若被编掉,准备坚决干一下。现已令全部眷属返里。孔之口号是:“反对不合理整编,营救杨虎城。”并以民主同盟面目出现拉入我区,借我经济援助,壮大力量。现已派人与我联系,我应采何种办法,及我在该军党员应采取何种态度请示。(11)
2月25日,中共中央复电刘、邓、薄:
梗酉电悉。现在和平实现,全国军队即将整编(最后全国只编六十个国防师),并将由美国改善装备,重新训练,除非全国内战再起(这种可能性虽仍存在,但已不很大),某军(12)可以起义外,在平时决不要起义,而应用一切方法保存自己,要求在整编时能编成一师,以至编成一、二团均好。其干部及党员,应切实埋头苦干,到将来的国防军中及军官学校中学习新式技术,争取在国防军中的地位,以便参加中国军队的改造及在将来有事时能发生(挥)自己的作用。不独某军应该如此,就是八路新四军之编成国防师者亦将采取这个办法保存自己,长期埋头苦干,学习新技术,以备将来之用。(13)
与孔从洲交谈后,王国找到殷义盛团地下党负责人阎至德和副营长、共产党员张国华,让他俩转告殷团长,作为起义前的准备工作及保密事项。然后,王国又前往驻广武县(解放后并入荥阳县)的一六四团白宗信副官和戴定江营长那里,转告他们孔从洲对起义的态度,并通过他们了解了部队基层官兵的思想动态。
2月底,沙夫从冀鲁豫军区来到小冀镇,向王国传达了中共中央和冀鲁豫军区关于三十八军暂停起义的指示。一天晚上,孔从洲又叫随从副官孟修齐通知王国,去师部他的办公室相谈。孔从洲与王国从当晚10时一直谈到次日凌晨4时,孔的情绪很好,谈兴甚浓,二人交谈涉及部队整编,暂不起义,下一步工作以及军官人事调动、任免等内容,孔从洲的态度很积极,对今后起义仍抱有信心。王国谈到张耀明很可能采取“调虎离山”的办法,削弱孔和其他干部的实权,也可能用武力解决五十五师。王问孔师怎么办,孔则回答:“立即宣布起义!”(14)
孔回答后,王国则说:“国共两党刚刚签订了停战协议,政协会议刚过,中共中央指示起义目前暂不行动。”
孔从洲和王国第二次交谈之后,五十五师接到命令,由小冀镇一带移防黄河以南的巩县,孔从洲心情着急,甚感形势骤变,蒋介石可能要吃掉五十五师,3月1日晚,孔从洲派他的一六三团五连连长乔阶平,重机枪连连长明韬,携三万元法币,去菏泽冀鲁豫军区找王秉璋司令员和张玺政委,请示起义。乔、明二人到菏泽请示期间,巧遇刘威诚和李慕愚,刘威诚让乔、明向孔转达,目前起义,师出无名,影响大局,先争取部队存在,等待机会。乔、明二人赶回部队,向孔从洲汇报。此时已到了3月中旬,五十五师已经在3月初移防巩县。
王国与孔从洲第二次交谈以后,汪锋派杨信、沙夫、王国去三十八军的工作暂告一段落。三人商定,杨信留在开封、郑州巩县一带,沙夫、王国去菏泽冀鲁豫军区进行第二次汇报。王秉璋司令员和张玺政委听完汇报,又介绍他们去邯郸晋冀鲁豫军区向刘伯承、邓小平直接汇报。这时已到了4月初。
此时,三十八军军长张耀明去西安与胡宗南密商部队整编后,回到军部,传言四起,孔从洲感到部队情况紧张,五十五师前途不好,又派乔阶平去找刘威诚,说明五十五师的困难处境,请示刘、邓解决办法。乔阶平先后去菏泽、邯郸,再次见到刘威诚和李慕愚,经刘、李引见,见到刘伯承和邓小平。
乔阶平去菏泽、邯郸期间,三十八军进行整编,缩编为整编三十八师,张耀明任师长,孔从洲任副师长。原十七师改编为整编十七旅,原五十五师改编为整编五十五旅,原一七七师改编为整编一七七旅,辖属整编三十八师。整编过程中,三十八军由九个团改编为六个团,殷义盛升任副旅长,后被调任安阳设营。
这次整编,孔从洲、殷义盛继王汝昭、姜树德之后也失去了带兵权力。
乔阶平从菏泽赶到邯郸之前,刘伯承、邓小平接到冀鲁豫军区报告。4月29日,刘、邓即以俭艳电,电告中共中央,孔师要起义。
三十八军之孔师,已被整编为旅,孔被调为(副)军长(改编后的副师长),胡宗南知该师与我党及民盟有联络,拟将其营以下干部完全调换。孔在此种危机下,请求起义甚急,已派专人来邯郸面谈,五日左右要到。究竟如何处理,请中央考虑速示复。(15)
当天下午5时,中央以艳电复电刘、邓,同意五十五师起义:
俭艳电已悉。孔师既无法隐蔽,且有危践(险),应乘东北尚未停战(16),陇海、平汉尚在加修堡垒,以反对内战为号召,立即起义,拉至解放区,该三十八军之其他部分,凡不能隐蔽者,应一同起义拉至解放区。并请你们妥善布置接应与堵击追兵。此复。(17)
乔阶平见到刘伯承、邓小平,刘、邓让他迅即返回巩县,向孔从洲转达中共中央指示他可以相机起义的指示。乔阶平回到巩县,三十八军整编完毕,孔从洲不愿离开五十五师上任整编三十八军副师长(即副军长)一职,暂住巩县友人家中,张耀明派了四个警卫人员监视孔从洲行动,孔与乔无法相见。让其副官孟修齐从乔阶平爱人处取得中共中央同意他起义的指示。
乔阶平回来之前,孔从洲还将西北局事先派来的杨万钧复派回陕西,告诉杨万钧说:“我待不下去了,你赶快回西安,去找蒙定军,请示如何办?”杨回西安向蒙定军汇报后,蒙让杨万钧去马栏向陕西省工委书记汪锋请示。汪锋当时正在组织营救李敷仁脱险回边区一事,5月7日汪便指示省工委统战部长吕剑人、组织部长王俊致电习仲勋、张德生,请示孔部可否起义。5月8日习仲勋来电答复孔部可起义,赵寿山不宜出国。杨万钧按照吕剑人、王俊转达的汪锋指示,回西安向蒙定军汇报向汪锋请示各事。
5月10日,国民党《扫荡报》登载了两条重要消息,一条称:“共匪”温县造船,企图不明;另一条则称:李先念“匪”部企图从宣化店突围。从这两条消息中,孔从洲判断,蒋介石已觉察到三十八军起义的 行动企图了。
果然,没过几天,胡宗南下毒手,要解决整编五十五旅了。胡先派整编第一军军长董钊,从西安到郑州,向他的原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裴昌会通报情况,下达指令。据裴昌会后来回忆,董钊当时给自己说:“三十八军(师)五十五师(旅)共产党很多,胡宗南下达指令。要解散这个部队,具体部署是:一是请你令郑州铁路局备车两列,开巩县;二是请你命令三十八军(师)转饬五十五师(旅),轻装乘车开豫北新乡;三是由他(董钊)到新乡传达密令给第二十六军王仲连(廉)部,在新乡以南詹店布置包围圈,第五十五师(旅)所乘列车进入包围圈,就勒令缴枪,士兵就地补充给王仲连(廉)部。”(18)
刘、邓接到中央复电,立即决定刘威诚、李慕愚、沙夫、王国等十余人,携带电台,由邯郸赶往焦作军分区。临行前,邓小平告诉他们:“三十八军起义,我们已告知在焦作的陈锡联司令员,要他们全力支持你们,具体如何搞,你们到焦作后同陈锡联司令员决定。”(19)去焦作乘坐的汽车,是靠烧木炭发动的,开开停停,一连行驶十来日,他们才到达焦作军分区。
5月14日凌晨,孔从洲原在五十五师时的秘书张云程跑来急告孔从洲,他在师(旅)部得知,张耀明发来急电,转发胡宗南命令,令五十五旅务于5月15日凌晨4时由巩县上火车,开赴新乡增防“剿匪”,还讲只带三天干粮,重火器和其他物资一律不带。
虽然这是预料中的事,孔从洲一听心中一时还是不免有点儿紧张。在严密监视下,孔无法与其他人商量对策,时间又十分紧迫。他经过反复考虑,必须当机立断,带领部队起义,成功的概率虽小,失败可能性大,但必须“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时,正是下午4时,离上专列开拔只有12个小时。到了晚间,趁着夜色,孔从洲翻越跋涉20多里小路,来到大王沟一六四团戴定江营驻地新沟村。抓住这个营,下达起义命令,通知五十五旅旅长孙子坤和整编后的两个团长等一起开会,宣布反对内战,决定起义。当场决定5月15日拂晓通电全国。通电发出后,起义部队随即向南开进。张耀明发觉,立即调动部队追剿,国民党立即调动九十四师、二十七师、保安团进行围追堵截。起义部队边行边打,激战三天,第四天包围敌人越来越多,寡不敌众,旅长孙子坤被俘。起义部队只好化整为零,分散隐蔽,孔从洲和二十几个随员先后辗转隐蔽到豫西禹县、叶县、镇坪一带。
刘威诚、李慕愚、沙夫、王国由于汽车的延误到达焦作军分区,他们才知道孔从洲已经在巩县起义了。军分区派人把王国一行送往巩县,见到杨信、姜树德,大家一起分析,孔从洲起义可能失败。一两天后,得到可靠消息,五十五师(旅)起义部队被打散,孔从洲下落不明。然后,刘威诚、李慕愚、沙夫、王国只好返回邯郸。
5月中下旬,杨万钧从马栏返回西安,向蒙定军回复向汪锋请示各事时,蒙定军告知他:“孔从洲已经起义,情况不明。”
6月15日,习仲勋致电汪锋,让派人去豫西鲁山一带联络孔部。电报全文如下:
刘、邓电称,陕县来人谈,孔现仍在鲁山地带,部队并未受任何损失,国民党曾派人以不收编、不加罪诱其重回建制,但均遭孔拒绝等语。请设法速派人去联络。(20)
汪锋接到习仲勋的这份电报,立即主持召开省工委紧急会议,研究确定派人联络接应孔从洲一事。会议决定选派在马栏学习训练的陕南商洛籍干部刘丹东、韩彬、彭勃、王仁平立即返回商洛,向中共商洛工委传达省工委指示:积极发展扩大陕南游击队,准备接应孔从洲起义部队。省工委紧急会议上,汪锋提议让统战部部长吕剑人会后召集几位回商洛干部好好谈一谈话,交代一下注意事项。几人谈话后经一番化装,通过封锁线,于6月27日,在商县碾子沟岭张巨龙家中见到中共商洛工委书记、陕南游击队政委王力,转达了汪锋的指示,王力立即派人分别前去丹江南北,找到游击队指挥巩德芳和副指挥薛兴军,研究接应孔 从洲一事,决定由薛兴军率游击队第一支队去豫西、卢氏、官坡、兰草一带寻找接应孔从洲部。
6月29日,汪锋致电习仲勋、张德生:
甲、老单带电台呼号去找孔部,单是南阳人,有社会经验,政治坚定。
乙、昨派王玉通知蒙处注意,蒙若不能站足时,即回边区,由蒙处动员一批党员及在职军人去孔部。我们拟从各方面再动员在职军人去孔部,使该部扩大与巩固。(21)
丙、丁、戊(略)。
与此同时,汪锋又经西北局、中共中央与刘伯承、邓小平联系,建议刘、邓派遣已在前方的陕西省工委联络员王国前去豫西与孔从洲联络。王国经过一番曲折迂回,巧妙周旋,机智应付,化险为夷,将孔从洲接回解放区菏泽冀鲁豫军区。一踏上解放区的土地,孔从洲高兴地向王国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鲤鱼脱金钩,一去不回头。”(22)
孔从洲到达菏泽的当天晚上,延安广播新华社消息:“原国民党三十八军副军长、五十五师师长孔从洲将军已安全到达我华北解放区。”
8月23日,孔从洲经濮阳到达邯郸晋冀鲁豫军区。
孔从洲率部起义,虽然起义部队被打散,军事上失败了,但是却赢得了政治上的胜利,他是在蒋介石挑起内战前夕,为反对内战,争取和平民主而起义的国民党高级将领,保持了杨虎城缔造的这支部队一贯追求进步,顺应时代潮流的好传统,也实现了杨虎城将军的“北边是朋友,南边是陷阱,是敌人”的郑重政治交代。
①《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第十七路军中的活动(文献卷)》,第303页。
②《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第十七路军中的活动(文献卷)》,第305页。
③《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第十七路军中的活动(文献卷)》,第306页。
④《丹心素裹》(3),第187页。
⑤《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第十七路军中的活动(文献卷)》,第307页。
⑥《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第十七路军中的活动(文献卷)》,第308页。
⑦《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第十七路军中的活动(文献卷)》,第310页。
⑧《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第十七路军中的活动(文献卷)》,第311页。
⑨《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第十七路军中的活动(文献卷)》,第312页。
⑩薄一波时任晋冀鲁豫军区政治部主任。
(11)《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第十七路军中的活动(文献卷)》,第313页。
(12)某军,指三十八军。
(13)《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第十七路军中的活动(文献卷)》,第314页。
(14)《丹心素裹》(3),第190页。
(15)《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第十七路军中的活动(文献卷)》,第315页。
(16)1946年4月18日至5月18日,中共领导的东北民主联军与国民党部队进行的四平战役。
(17)《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第十七路军中的活动(文献卷)》,第316页。
(18)《丹心素裹》(3),第235—236页。
(19)《丹心素裹》,第190—191页。
(20)《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第十七路军中的活动(文献卷)》,第320页。
(21)《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第十七路军中的活动(文献卷)》,第321页。
(22)《丹心素裹》(3),第198页。
秦岭之子:汪锋革命传奇/许发宏著.-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