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5 空中花园——垂直分布的国家植物园

  秦岭主脊走向具有一定的规律,从走向上来看,基本上自西向东沿同一纬度逶迤。这样的地势走向不但对南北气候调节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同时也作用于生长在山麓的植被上。正如新疆的天山申请世界自然遗产的其中一个理由一样:自西向东具备连绵的带状的完整植物区系。天山山脉草林相间的“花山”的确给人深刻印象,那么同样作为中国为数不多的东西向山脉秦岭呈现给我们的为何完全不同?其实,是由于秦岭南北山麓之下自然环境比之天山山麓大为优越,而天山南北为两大干旱的盆地,正是由于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地表植被覆盖极为贫瘠,上升到水汽较多的高海拔区域才会出现极为明显的带状植被分布。

  其实植被的分布主要是由降水量和气温所决定的。我们知道,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就下降6摄氏度,这就是说,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太白山主峰(海拔3771.2米)就要比山麓的眉县(海拔530米)气温低将近20摄氏度。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区中,一般说来,海拔升高的山峰会聚集比平原更多的有效水汽,势必使得山区降水量大于山麓。正是以上两个原因共同作用才影响了植被的生长和分布。

  熟悉秦岭的人们一定向往于爬山爬到主脊附近时出现大片的开阔地,像是对辛劳爬山的奖励,高大的杉树退却到视线以下,才一下子穿透林线,目光直达关中平原。郊游的人们也喜欢这种大片的,开阔的草甸,它能帮助旅途中的驴友观察星象,一般在这种草甸的低洼处也时常会有高山水源地。试想一下,如果把鳌山、太白山整体降低1000米,那么茂密的林线会毫不犹豫的吞噬大部分山头,如果这样子还有人可以不用迷路而一周走完全程的话,那才是真正的“强驴”。

  这种植被的垂直分布最早是被探索非洲的科学家首度发现,著名的“赤道雪冠”乞力马扎罗山在晴朗时可以站在塞伦盖蒂大草原一眼望遍锥形山体,直到雪线。秦岭植被的垂直分布也同样明显,海拔700米以下的山麓和低山区,由于人为活动频繁,原有的植被景观不复存在,次生灌丛零星分布;当海拔上升到1400—2000米时,以锐齿栎和红桦林为主的落叶阔叶林开始密集分布。在这一区域至海拔2300米之间还有成片的针阔叶混交林,这是一个过渡性质的植被类型,它是落叶阔叶林被破坏后针叶林树种入侵形成的不稳定植物群落。当海拔超过2500米以上时,巴山冷杉林和太白红杉林开始出现。也正是在海拔2000米往上,亚高山灌丛和草甸在向阳的山头出现零星分布。

  从秦岭区域主要自然保护区的范围来看,也基本处于秦岭主脊两侧和海拔相对较高的山区。可见,无论保护区的重点被保护对象如何(部分水栖物种除外),其主要分布区也基本位于阔叶林至亚高山灌丛草甸之间。这就说明具有垂直分布特点的不单单是植被,也包括动物,当然,动物分布多在山区也与人类的频繁活动密不可分。这为人们研究和保护秦岭珍稀动植物提供了科学的带状分区和适宜的保护途径。

出处:

秦岭全景图记/《地图上的秦岭》编纂委员会编著.-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