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秦岭文献>秦岭简史
秦岭最美关中弯
 
    关中的名称,首先缘起于“关”,因“关”而后有“中”。“关”的繁体写作“關”,其所含的门户锁钥之意一目了然。然而,这一“關”,盖因秦岭而起。
    最迟在春秋时期,已有著名的关隘函谷关。当秦人夺取函谷关后,函谷关就成为秦人的门户。秦人以函谷关为支点,建构与六国对峙的大格局。由此,函谷关也成为古代中国一个重要的地理标志。因秦国处在函谷关以西,自然而然,秦人便把函谷关以东称之为关外,与之对应的函谷关以西则称为关内,也称关中。当然,也有一种说法,是把函谷关与大散关之间的平原地带称为关中。
    函谷关和大散关,皆是周代中国著名关隘。大散关置于关中西端,建构在渭河南岸支流清姜河畔,控制着秦岭之南沿嘉陵江方向进入关中的力量,也就是控制着古老的蜀道——周道,也即故道、陈仓道、嘉陵道。函谷关置于关中东端,建构在弘农涧西岸,南接秦岭,北抵黄河。在东西奔腾的秦岭与黄河之间,形成一个狭长地带。这里的黄土台塬,被秦岭之水冲刷得支离破碎。然而,这里却是关中与中原联系的最便捷通道,也是咽喉地带。在所有古代关隘中,函谷关最为特殊,因为它是建构在中国腹心地带最重要的咽喉锁钥,是构建在母亲河与父亲山之间最重要的咽喉锁钥,也是构建在两大千年帝都长安与洛阳之间最重要的咽喉锁钥。
    仔细观察函谷关至大散关之间的山水形势,我们会发现,秦岭在关中出现了一个大弯曲,不妨称其“秦岭关中弯”。而渭河与黄河却大体连成一线,也可称之为渭河线。这是一条河流造成的天堑线,也是重要的区隔线。我们知道,关中平原是最早的天府之地。在自然地理上,渭河线也就是天府之国的南北中轴线。在渭河线与关中弯之间,即是天府之国的南院。在地质结构上,渭河是秦岭北界的界河。因此,可以说关中的南院,也是秦岭的一部分。关中南院像是一个弯月形地带,在这一地带的腹心,则更像是一个半月形地带。东汉末年建造的潼关替代了函谷关,并成为进出半月形地带的咽喉锁钥。潼关与函谷关之间的函谷地带,堪称古代中国的咽喉锁钥地带。
    秦岭关中弯制造出一种极为特殊的气场。不仅是呈现出了优雅的弯曲形状,更是因为拔地而起所塑造的神韵。关中弯的山地坡脚,海拔在300—500米之间。从坡脚起步向南每10公里,海拔抬升1000—2000米。于是,关中弯出现了若干2000—3000米的高峰。秦岭主峰太白山,最高峰海拔达3771.2米。一代雄主李世民早就观察到这种大气神韵,于是写到“重峦俯渭水,碧嶂插遥天”。由于急剧抬高,山势陡峭、峡谷迭出,由此产生了一个专用字“峪”。在峪内,山高坡陡,河谷窄狭,不宜开垦耕作,因而人烟稀少。正因为如此,才保有了自然的静谧,与峪口外的喧闹嘈杂,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照。
    熟悉关中弯的人,想必知道秦岭七十二峪。七十二峪并不是确数,而是言喻其多。秦岭七十二峪,其实也是秦岭七十二河,源源不断的青山绿水滋润着由秦岭与渭河联手构造的弯月形地带。秦岭关中弯,其中的“弯”字指地理构造,也正因为特殊的弯月形地带,同时造就了重要的水资源涵养功能。秦岭关中弯亦可称为秦岭关中湾,由“弯”到“湾”,由地理形态到提供水资源的生态功能,关中弯是大自然赐予中华民族不可复求的瑰宝。
    关中弯是民族发展的伊甸园。在关中弯腹心地带,曾经称“滋水”,如今灞河的两岸,分布着212万年前的上陈遗址,163万年前的公王岭遗址,50万年前的陈家窝遗址。华夏文化崛起时代的仰韶文化在关中弯更是璀璨夺目,老官台、姜寨、半坡比比皆是。这里有中华民族的母国华胥国,中华民族的族母华胥氏。在关中西端的宝鸡,是炎帝故里;在关中东端的灵宝,是黄帝鼎湖之所。3000年前,西周集三代之大成,立都于关中弯腹心地带的沣河两岸。由此,十三个王朝,1100余年时间,中华帝都停泊在关中弯。特别是周、秦、汉、隋、唐,决定中华文化走向的五大朝代,皆以关中弯为都。中华文明之华表——华山,即在关中弯。华夏之华,源自华胥,源自华山。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华从关中弯走来,中华从大秦岭走向世界!
    秦岭最美关中弯。这里曾是世界园林的天堂,西周的园囿是世界园林的鼻祖,而华丽的秦汉上林苑则傲视全球。我们在拥有文化自信的同时,也需要生态自信,而保护秦岭就是保护生态自信的命根子,就是为中华民族赢得永葆生机与活力的未来!
出处:

秦岭简史/党双忍著.--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总社有限公司,2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