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天下之大阻也。”
这是《史记》中第一次有关秦岭的记录。这也说明了秦岭自古以来都是南北之间的交通屏障。南缓北陡的山势,也造就了南栈北峪的交通状况。早在周武王伐纣时,就有来自南方蜀、羌、彭、陆等国参战,这印证了在周朝秦岭山中就有经行通道。但较大的地形气候差异和悠久的历史,造成了秦岭南北的人文景观亦各具特色。北面的关中平原史称“八百里秦川”,自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人类农耕、定居村落,是中国有名的文物古迹荟萃之地,通往秦岭的古道便应运而生。秦岭之南是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汉中盆地”,再向南的邛崃山脉和成都平原又是蜀汉文明的发端之地。根据对广汉三星堆、成都金沙遗址的考古发现,早在3000年以前的商周时代,蜀的先祖就掌握了非常先进的青铜冶炼、玉石加工工艺,是中国古代文明史上的一朵奇葩。其间南北向的深切河谷自古就是南北交通孔道,其中著名的有今宝鸡至成都的陈仓道、西安至宁陕的子午道、傍褒水和斜水的褒斜道,以及阴平道、傥骆道、周洋道、子午道、蓝武道等。在秦岭北坡及关中平原南缘现存众多的文物古迹,流传着丰富的历史故事。更有七十二峪与南栈相连,串起了一处处历史胜景,把秦始皇陵及许多帝王陵墓群、蓝田猿人遗址、半坡遗址、周代沣镐遗址、秦阿房宫遗址、楼观台、古褒国、张良庙、张骞墓、蔡伦墓等古迹联络起来,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南栈北峪历史文化网络。至今,人们只要一提起秦岭,就有朗朗上口的“秦岭淮河一条线,南吃大米北吃面”和“南船北马”“南缓北陡”“南淋北旱”“南腔北调”等俗语。
《括地志》载:“昔秦伐蜀,路无由入,乃刻石牛五头,置金于后,伪言此牛能屎金,以遗蜀。蜀侯贪,信之,乃令五丁共引牛,堑山堙谷,致之成都。秦遂寻道伐之,因号曰石牛道。”今天在秦岭与巴山之间宁强县的山岭上仍留有五丁关、金牛道等历历在目的历史见证。
栈道,是我国古代一种交通设施,又名阁道、栈阁,是古代在深山峡谷的悬崖上开凿的人工通道,它逢河架桥、绝壁凿洞,插木为梁,梁上板,即可行人走马,路在山崖,如架云中。秦岭栈道,与长城、运河并称中国三大工程。最为著名的是陈仓道和褒斜道。这是我国古代川陕两地修建的最重要的“国道”,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运用最广最多的栈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把一道两岔之作用发挥到极致。
秦岭山间多悬崖绝壁,险峻陡峭。战国时秦昭襄王以范睢为相,开凿栈道,在悬崖绝壁间穴山为孔、插木为梁,铺木板联为栈阁,形成独特的山间栈道。2000多年前的这一杰出创举,是人类道路史上的一大奇迹。如今这些有迹可寻的栈道,是一个早于万里长城并可与其媲美的巨大土木工程,也是中国古代的国家级“高速公路”。与古长城相比,栈道的主要作用在于沟通南北。自从周朝秦岭南北诸国踏出通道后,到战国时已是“栈道千里,通于蜀汉”。之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褒斜、故道、傥骆、子午、荔枝、文川、金牛、米仓、阴平等十余条古栈道担当了现代意义上的高速公路。新中国成立前修的川陕公路凤县至汉中段大致沿陈仓道修筑;新中国成立后修筑的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就是沿故道而建的宝成铁路;西界公路则大致沿蓝武道修筑;周城公路沿傥骆道修筑;而西万公路和西汉高速则是基本沿子午古道修筑。可见古人的智慧与现代的科学技术是一脉相承的。
这些经峪越山的道路古时叫蜀道。蜀地被群山环绕,古时交通不便,道路难以行走。因此蜀道常成为难以行走的代名词,唐代诗人李白曾作《蜀道难》:“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既说明蜀道的艰难,又提出了蜀道最早的开拓者。唐温庭筠《过华清宫二十二韵》:“早梅悲蜀道,高树隔昭丘。”还有“栈阁北来连陇蜀,汉川东去控荆吴。”唐代更有诗云:“汉塞隔陇底,秦川连镐池。”陈毅《咏三峡》:“蜀道真如天,江行万山间。”这些都真切地印证了南栈北峪通道的重要与艰险。
褒斜道在历史上兵戎不断,人为焚烧栈道者难以数计。历史上官、民出于战争及行旅通商的需要,不断修整,其中有数次大规模的开凿、维修。战国中期,秦国为了伐蜀,在褒斜古道的基础上,逢山开路,凿孔架栈,沿褒斜二水的峡谷,首次把古道扩修成栈道,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更元十一年),派司马错等人率军经褒斜栈道入汉中,复自沔县(今勉县)而西南,经剑阁入蜀,于是年冬十月灭蜀。这次秦王整修成栈道,达到了政治、军事目的。
西汉武帝刘彻元狩年间,为充实京都粮食库存,发展运输,采纳御史张汤的建议,派汉中太守张邛“发数万人,作褒斜道五百余里”。武帝时期,全国一统,经济发展。为了经济文化交流,发展交通运输,开拓西南(云南地区)。这次大规模整修褒斜栈道时,还计划利用褒斜栈道的褒、斜二水进行漕运,即“漕从南阳上沔入褒,褒之绝水至斜,间百余里,以车转,从斜水下渭”。进行梳理后,由于水湍石大,不可漕,水运未成。
东汉明帝永平六年至九年,汉中太守鄐君“以诏书受广汉、蜀郡、巴郡徒二千六百九十人,开通褒斜道”,这次工程共“用工七十六万六千八百余人,瓦三十六万九千八百四,耗钱四十九万九千四百余”,“始作桥阁六百二十三间,大桥五,为道二百五十里……官寺六十四所”,并开通了褒斜道的石门隧道,开创了人类开凿隧道的历史先河。
263年(三国魏元帝景元四年)九月,魏将钟会平定汉中后,即命荡寇将军浮亭侯李苞“将中军兵、石、木工两千人”整修阁道,于同年“十二月十日竣工”,保证了褒斜道的畅通,将南栈北峪连为一体。
说罢秦岭西边的道路,再看看秦岭东边的武关道。
武关道又名“商山路”,春秋战国时开辟,原本是为了秦楚相互争夺的需要,以“武”字名关、名路,起自长安,经蓝田、商州,至河南内乡、邓州之间道路的统称。
春秋战国时期,秦楚等国多次兵出武关道进行征战。公元前635年、公元前632年,先后两次出兵攻打并占领位于秦楚邻界处的鄀国。
公元前611年(秦康公十年),出兵荆襄助楚攻灭庸国。公元前506年(秦哀公三十一年),派子蒲、子虎率兵车500乘,沿武关道南去救楚。战国时期,楚数次伐秦,与秦军战于蓝田。公元前299年(周赧王十六年),秦设骗局,楚怀王在武关被秦劫持,囚于咸阳。公元前292年(秦昭襄王十五年)、公元前279年,秦大将白起先后出兵武关道,夺取了楚国宛城以及郢、邓五城。公元前223年(秦王政二十四年),派大将王翦率兵十万,出武关道,攻入楚都寿春,楚王负刍被俘。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五次出巡全国各地,其中两次经行武关道。
秦末汉初,刘邦领兵西至丹水(在今河南淅川老城),破武关,战蓝田,兵至霸上,秦王子婴降于轵道(在今西安市东郊)旁,秦亡。刘邦由汉中北攻三秦取得胜利后,立即命令大将薛欧、王吸出武关,攻河南,迎接太公和吕后。
隋唐时,武关道为京城通往荆汉、江淮间的重要孔道,诸多文士、官吏经由此道游学取仕或赴任,故有“名利路”之称。此外,诸多贬官如韩愈、元稹、颜真卿、周子谅、杨志诚、顾师邕等被贬去潮州、荆襄、岭南等地时,亦均走武关道。
战国时武关道上烽烟迭起,丹阳、蓝田两次战役,秦大败楚军。西汉兴于武关道,亡于武关道。宋金、宋元战于武关道。唐王朝承平二百余年,武关道很少用兵,当时它的主要作用在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南北沟通。贞观、开元年间,京都长安与江淮之间的交通往来,除贡赋物资及笨重行李,要取道黄河、汴水和渭河漕转外,官民商旅往返多利用商山路的便捷条件。其时,商州“邮传之盛,甲于它州”。白居易在《登商山最高顶》一诗中曾做过具体的描写:“高高此山顶,回望惟烟云。下有一条路,通达楚与秦。或名诱其心,或利牵其身。乘者及负者,来去何云云。我亦斯人徒,未能出嚣尘,七年三往复,何得笑他人!”所以唐末诗人王贞白在《商山》诗里总结性地说:“商山名利路,夜亦有人行。”于是,“商山路”又有了“名利路”的别名。
商山路当时大部分路段是沿丹水北侧行走的,山道不广,林木遮被,路又多在山头或山腰,贾岛描述形容它是“一山未尽一山迎,百里都无半里平”,可见其道路比较难行。为了改变如此路况,以利交通,中唐、晚唐期间,朝廷曾对商山路进行过多次修治。791年(德宗贞元七年)八月,商州刺史李西华奉命征发工役十余万,在加宽由蓝田至内乡七百余里旧道的同时,于阻水涧处,又别开碥道,并在沿途“修桥道,起官舍”,使商山路一时“人不留滞,行者称便”。商山路经过大修后,商於驿馆舍也新落成,商州地方特别制作石碑一通立于驿前,碑文请太子宾客柳公权缮书,碑额则由秘书郎李商隐恭篆。参与其事者皆当朝名士,可见斯役工程不小。
商山路沿途的自然风光非常宜人。大唐诸多过往诗人对它都有过盛赞褒扬,现存的诗歌就有200余首。唐朝诗人温庭筠路行商州时就留下了《商山早行》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句:“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将商州的山城、板屋、行客、驿路,用他的妙笔生花,给后世读者留下一幅商於六百里的生动画面。
近年来,商洛的道路交通向四周空间做了大幅度的拓展,过境的西安至南京、西安至安康两条铁路,沪陕、银武、西康高速公路及正在建设的西商第二通道四条高速公路途经商州、山阳、柞水、洛南,往昔“大唐商山路”通行障碍将彻底排除,交通设施更趋完善,形成四通八达的多孔道交通网,为商洛迎来现代化的高等级交通时代,商洛市也已融入“西安一小时经济圈”。
秦岭的北坡72峪与秦岭南麓的崇山峻岭、千沟万壑相连,仅长安就有库峪、扯袍峪、土门峪、蛟峪、太乙峪、石砭峪、天子峪、子午峪、沣峪等17条峪。长安自古帝王都,秦岭北坡沟峪距离西安很近,长期的历史浸淫,造就了秦岭北坡沟峪丰富的历史、地理、宗教、人文内涵,历史上帝王将相把这里作为避暑狩猎之地,文人墨客把这里作为寻幽咏怀之处,僧侣隐士把这里作为修身养性之所,逃犯流民把这里作为避难存身之家。
唐代诗人许浑在《途经敷水》诗云:“何处野花何处水,下峰流出一渠香。”对秦岭北峪大加赞赏。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曾介绍过“秦岭北坡由于是陡崖峭壁,所以发育了很多深切山谷,地名也有很多的峪,《书经注》中便记载了秦岭北坡72峪”。
这72峪谷沟相对平直,南栈通向北峪后自然就相通了,逐渐构成了穿梭于秦岭山中南北的交通通道,也让秦岭深处成为许多文人、隐士的修身养性之处,更是帝王的避难据险之地、隐身之处,也是帝京长安据险而守、转危为安的生死之道。
华夏龙脉大秦岭/周吉灵著.-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