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渭滨区当好秦岭生态卫士
作者:中国环境报时间:2022-12-02
近年来,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聚焦高质量发展目标不动摇,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融入生产生活,生态经济与环境改善实现良性互动,美丽渭滨的壮美画卷徐徐展开。
2018年,宝鸡市渭滨区启动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建立“组织领导、规划引领、监督考核、全民参与”四大机制。出台《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实施方案》,将创建六大领域37项指标,分解到相关部门和单位,将生态环保指标纳入目标责任考核,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占党政实绩考核27.2%。依托“渭滨大讲堂”,举办碳达峰、碳中和专题讲座,提升干部工作能力。利用六五环境日和法制宣传月等时机,开展生态环保知识“六进”活动,宣传生态环保法律法规,倡导绿色低碳生活,营造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
打好蓝天保卫战。建立“11+3”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机制,重点开展涉气企业污染、机动车尾气、建筑工地扬尘、烟花爆竹等专项行动,实现燃煤锅炉“全清零”、“散乱污”企业“全治理”、工业污染源“全改造”、空气质量自动检测“全覆盖”、大气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全销号”。2019年、2020年、2021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分别达到292天、294天、311天,连续位列全市四区第一。
打好碧水保卫战。全面落实“河湖长责任制”,突出渭河流域污染治理,完成12条河流确权划界和岸线利用规划编制,持续开展城市黑臭水体整治专项行动。针对清姜河等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存在的旅游餐饮、农家乐、违建、污水排放等问题,整治点位75个。同时,实施了20多个水流域治理项目,启动渭河1500亩生态环境改造提升工程,绿化道路水系157.8公里,渭河支流水质稳定达标,无劣Ⅴ类水体。清姜河获评全国“最美家乡河”,水岸花海、百里画廊成为网红打卡地。
打好净土保卫战。建立土壤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制度,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坚决把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项目拒之门外。在常态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对医疗废弃物规范管理、安全处置、杜绝漏洞。严控农药化肥使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土壤环境安全事故连年保持“零发生”。
当好秦岭生态卫士。宝鸡市渭滨区下辖3个镇地处秦岭北麓浅山区,约占全区面积的78%。为了守护绿水青山,整治关闭了6个违建别墅,取缔了4家采石企业,拆除了8家农家乐,修复生态水土流失面积1125亩,相继建成了海棠、九龙山等多处生态公园。目前,全区森林覆盖率达56.5%,主城区人均绿地面积达13.5平方米,城镇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置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