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王赫连勃勃进兵上洛
责任者: 陈君铎





在东晋末年的农民战争和统治阶级内部斗争中,刘裕在和长江下游军事重镇和首都建康(今南京市)的北方门户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东晋时为长江下游军事重镇),被推为盟主。不长时间,他利用公元417年后秦第二代皇帝姚兴新死,后秦王室内姚兴的几个儿子姚泓、姚懿、姚恢争夺王位,骨肉相残之机,统兵北伐。
大军由讨卢循有功的安西中兵将军沉田子、顺阳太守傅弘之统领,攻入武关,准备夺取长安。
后秦商洛太守退入青泥关。后秦姚泓率兵数万至青泥关防守,声势十分浩大。顺阳太守傅弘之在敌我力量众寡悬殊的形势面前,不敢上阵。安西中兵将军沉田子则认为兵在奇不在多。他下令军士弃粮毁舍,冲入敌阵,前后奋击,所向摧陷,出奇兵将后秦姚泓数万兵士完全击溃。后秦兵逃散,都城长安也被沉田子占领。后秦皇帝姚泓被俘,虏入建康被杀。后秦从此亡国。
这次北伐使刘裕的北府兵声望大震,东晋占领了长安。后秦亡后,刘裕急于要回江南去争夺帝位,将长安由他的儿子刘义真镇守,自己回了建康。关中的汉人跑到刘裕军营前哭诉说:“我们受够了胡人的苦,长安是汉人的旧都,你留下来吧”。刘裕不听,终于离开了长安。这时已在统万城(今内蒙古乌审旗南白城子)称大夏天王达六年之久的匈奴头目赫连勃勃,闻知刘裕离开长安心中大喜,立即派兵进驻青泥关、上洛(今商洛)断刘裕北来之路。青泥、上洛是刘裕沿商山路北来的便捷门户,在此处住兵正中要害。赫连勃勃又派兵杜绝临潼,塞死崤陕,断刘裕水路援兵。然后兵出统万城,进入长安称帝。国号夏,改元昌武。又以太子赫连*(左王右贵)录,任南台尚书事镇守长安。自己仍回统万城。
公元420年,刘裕舍小得大,终於代晋称帝,国号宋(或称刘宋)。自己称为宋武皇帝。国都仍在建康(今之江苏省南京市)。由此人们才明白刘裕当初为什么不留在长安的真正原因。
出处:商洛史话/陈君铎.—商洛:商州文学艺术界联合会,2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