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花堂
责任者: 孟学范著
办花堂又称闹花堂,是南郑、汉中市、勉县等地农村群众,在新婚之夜举行的第一个仪式——游艺晚会。
办花堂,是在灯火辉煌、铺红挂彩的堂屋里举行。过去,都是用大方桌两张,分别放置于屋子的东西两边,由亲友中挑选两人扮成送子娘娘和当方土地,分坐在两张方桌之上。桌上还要摆上香炉、蜡烛之类的东西。另外,由亲友中推选一位口齿流利,能说会道,善于组织,又能调动新娘和新郎的人担任值事——即司仪。值事的权威最高,凡参加闹花堂的人,无论辈数高低,年岁大小,都要听他的调遣。晚会节目全由值事指定和导演。节目内容,可繁可简。有歌唱、舞蹈、杂耍,也有闹剧、哑剧。如《土地公公拉红线》、《夫妻祈子》、《送子还愿》等。例如《夫妻祈子》是以“哑剧”形式表演。先是夫约妻去娘娘庙祈子,再是夫妻烧香叩头与送子娘娘交谈等,全用手势比划,要表演出新郎新娘求子心切、送子娘娘不给,双方讨价还价,引得满堂欢笑。
现在,有许多地方改为新办花堂了,如扮成介绍人、计划生育干部、卫生员等。用新的故事情节,新的词汇和风趣语言作为笑料,表演有新思想、新内容的节目。如《新婚之夜》、《悄悄话》、《赶集路上》等,交待恋爱过程和今后的打算,既宣传了计划生育和自由恋爱的好处,又逗得满堂阵阵哄笑。
所演节目的剧情、台词及如何表演,都由导演提示,“剧”中“演员”仿照做戏。如《计划生育好》中:
新郎:喜洋洋,笑洋洋,明年我抱个小儿郎。
新娘:哼,没得向,三年后咱再要儿郎。
新郎:为啥子?
新娘:我还不想生哩!
出处:汉中民俗/孟学范著.-北京: 中国文化出版社, 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