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资料>三秦史话>陕北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定边灵灵山的传说

责任者: 张世新主编

  距定边城西南30公里的红柳沟镇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的交界处,有一座灵灵山。在那里至今还流传着“甘草仙子”的故事。

  灵灵山,远远望去,山峁垒着山峁,灰蓬蓬的不见头;走近一看,奇岩怪石,千姿百态。在山东侧的陡壁峭崖上,有很多石窟,是人们为供奉甘草仙子而开凿的。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灵灵山脚下住着一对善良的夫妇,生有一女,长得十分美丽可爱。起名灵灵。灵灵五六岁时,就会帮大和妈干活,出外拾柴挖野菜,回家洗锅喂猪,样样活都能干。家里虽很穷苦,但夫妻俩把灵灵视为掌上明珠,十分疼爱。在灵灵十三岁那年春天,这一带发生了瘟疫,庄子里一下子就有好多人病倒了,灵灵的大和妈也染上了这种瘟病。灵灵见天不适闲,不是在家伺候两位老人,就是上山挖甘草熬汤,为大和妈治病。一两月过去了,庄子里病倒的人越来越多,灵灵的大和妈病得连炕也下不了,这下子可把灵灵急坏了。

  一天,灵灵一大清早就上山挖甘草。可是全庄的人都是靠甘草汤治病,满山的甘草已经挖光了。灵灵在山上山下整整转了一天,连个甘草的影子都没见着,眼看太阳就要下山了,灵灵两手还是空空的,她想起两个老人的病,急得坐在地上哭起来。正哭得伤心时,从山上走下来一位白胡子老人,他走到灵灵跟前问:“小姑娘,为啥一个人坐在这达哭鼻子?”

  灵灵仰起泪脸,看了看白胡子老人,就将全庄人得病的情形,以及挖甘草熬汤治病的事说了一遍。

  老人听了灵灵的话后说:“一般甘草汤只能维持病人的生命,但不能根除病。要治这种病,只有铁心甘草。这种甘草又粗又长,甘草心是赤红色,十分稀罕,极不容易挖到”。白胡子老人说到这里,停了一下又说:“不过这架山上倒有一株。”

  灵灵一下子站起来。忙问:“在哪达?”

  白胡子老人说,“在山顶那块大石头的背后。我说姑娘,尔格天快黑了,你还是先回家吧,明天再上山去挖。”说完,转身朝北走去,一转眼就不见身影了。

  灵灵听说山上有铁心甘草,好高兴。她没听老人的劝告,也不管天黑不黑,掉头就向山顶爬去。爬到山顶时,天色已经黑麻麻了。灵灵走到那块大石头跟前,沿着石头走了一圈,果然在大石头的背后发现一株长得很旺的甘草秧。她顾不上一天的劳累,挥起铁锹就挖,不大一会,一根足有大拇指粗,二尺多长的甘草露出来。灵灵高兴得不得了,猫下腰伸手抓住甘草,使劲将甘草拔起来,随着拔起的甘草,带出一条锹把粗、三尺多长的蛇,猛地向灵灵的手腕叮了一口,“滋溜”一声钻到大石头缝里。灵灵只觉胳膊腕生疼,眼睛发黑,一屁股坐在地上。过了一会,灵灵缓过气来,不顾胳膊腕的疼痛,拔腿就往家里跑。等到灵灵跑回家时,一只胳膊已经全部红肿。她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铁心甘草,熬汤喝,病保好!”话刚一说完,灵灵就一头栽倒在地上,再也没叫答应。

  灵灵死后,就埋在半山腰上。她大和妈喝了铁心甘草汤,病很快就好了。一个多月后,灵灵的坟四周,长出了好多好多的甘草秧,当人们把甘草挖出来时,全部是铁心甘草,庄子里的人喝了铁心甘草汤,病全好了。

  后来,人们为了怀念这位为救全庄人性命而献身的灵灵姑娘,把葬灵灵的这架山改名叫灵灵山,并在山半腰凿了石窑,刻了灵灵的像,称“甘草仙子”,还把灵灵死的三月三那天,作为纪念日。每逢三月三日那天,举行庙会,附近三邻五乡的人们,成群结队,络绎不绝地来到这里,虔诚伏拜,祈求全家无灾无病,事事如意,甚为热闹。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建国初。(张涛整理)

出处:三秦采风: 陕西景观风俗方言小吃故事集 / 张世新主编.-西安: 陕西省人民政府鲁迅图书馆,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