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涧法师庙故事
责任者: 张世新主编
清涧县古属雍州西河之域,至南北朝,隶属肤施,上郡,北魏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首次在清涧设置朔方县,而后多次更名移址。唐贞观年间筑宽州城。宋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改宽州城为青涧县,因其城所在地两峡水为涧,河流两岸石色青而得名。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因绕城涧水清澈见底而改名清涧。
清涧县李家塔乡,有一座“法师娘娘庙”,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五日为法师庙庙会。庙会期间,人山人海,是该县最大庙会之一,法师庙是怎么段来历,这里有节故事。
在很早很早以前,通往李家塔的山崖里,一条恶蟒作怪,吞食来往商人农夫畜禽,弄得这一带路断人稀。离李家塔十多里的李家川,有个姑娘叫李秀姑,村人称天女下凡。出生时口含一口宝剑,剑术五师自通,自小心灵手巧,能绣一手好线,秀姑十八岁上要出嫁了,日子选在三月二十五日,上轿前,秀姑含着眼泪对母亲说:“女儿今日出嫁,一不要陪嫁,二不要新衣,只要妈妈依我两件事,”“好吧,妈依你,乖女儿。”秀姑说:“头一件,我要把这几年纺的线全部带走,从咱家门口拉起,花轿走到那线就拉到那儿。第二件,今日迎亲的队伍不能走小路,一定要走大路。”
秀姑妈一听,大吃一惊:孩子,头一件事妈依你,可第二件事万万不可,大路上那条蟒蛇吃人无数,过往行人尚且难逃一死,迎亲队伍谁敢去冒死。”
可无论秀姑妈和迎亲的人再三劝说,秀姑只是坚持要走大路,没法子,最后大家只好依从。
迎亲的人马吹吹打打前进,秀姑不断放线,队伍刚走到大路边的石崖下,突然一声巨响,从石崖洞里窜出一条十来丈长,水桶般粗细的大蟒蛇,张开血盆大口,就朝迎亲的队伍冲过来,人们吓得四处逃窜。这时只见秀姑不慌不忙从轿里走出来,摆动纺线,舞起宝剑,一刹时只见飞沙走石,天昏地暗,没一个时辰那条大蟒蛇死在石崖下,风平浪静,迎亲的人们来到轿前,只见秀姑端坐轿内,双手合十,已经坐化,那口斩蟒宝剑放在身边。
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人们都谈秀姑是为百姓除害的神仙。为了纪念她,四邻八乡的百姓,按照香姑的容貌,塑了一尊神像,修了一座庙宇,这就是今天的“法师娘娘庙”。
出处:三秦采风: 陕西景观风俗方言小吃故事集 / 张世新主编.-西安: 陕西省人民政府鲁迅图书馆,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