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资料>三秦史话>陕北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子长瓦窑堡故事

责任者: 张世新主编

  子长县禹贡时属雍州之城,商末为翟地,春秋归白狄,北魏神龟元年(公元518年)设城中县,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年)改为城平县,元宪宗二年(公元1252年)设安定县,1935年为纪念谢子长烈士,改名子长县。

  子长县的瓦窑堡距延安市95公里,原名望瑶堡,这个名子有段来历。

  传说很早以前,城西的中原山是一片平地。这里住着一个勤劳、善良的小伙子,叫大山。他家贫如洗,靠打柴卖草为生。西天瑶池王母娘娘的小女儿七姐爱他勤劳善良,偷偷来到人间和他结为夫妇。他们成亲还不到一百天,王母娘娘派天兵天将,把七姐带回天庭。大山眼巴巴望着瑶池,心里有说不出的痛苦,他一丝不动的站在那里,慢慢变成了一个大土堆。那土堆一天往上长一节,到了第七天长了几十丈高。王母娘娘怕大山长得接上天庭,便抛下一面梳妆用的铜镜,把大山压住,再也长不上去了。但是,大山还是望着瑶池,人们就把这里叫望瑶堡。以后,因为当地煤炭很多,烧瓦的窑也很多,改称瓦窑堡。

出处:三秦采风: 陕西景观风俗方言小吃故事集 / 张世新主编.-西安: 陕西省人民政府鲁迅图书馆,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