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资料>三秦史话>陕北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杨虎城与张学良在榆林

责任者: 王正云


    杨虎城(1893—1949年),国民党爱国将领。陕西蒲城人。曾参加辛亥革命,1917年任陕西靖国军第五路军司令,1924年任国民军第三军第三师师长。1927年参加国民党革命军,1929年任国民党第十七路军总指挥。1935年任陕西绥靖公署主任。1936年12月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下和张学良一起发动西安事变,扣留了蒋介石,逼蒋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后,被蒋逼令离军出国。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国,被蒋长期监禁。1949年9月重庆解放前夕惨遭杀害。
    杨虎城一生中,三次来到榆林。
    1922年,陕西靖国军失败后,杨虎城率部千余人退居榆林。陕北镇守使,辛亥革命元老井勿幕的哥哥井岳秀将其队伍编人陕北镇守使署属暂编第二团,驻防定边、安边、靖边。杨虎城便离开部队到榆林休养。杨虎城因和井岳秀是同乡,个人交往很深,又娶了井岳秀的妻妹,更是亲上加亲。杨虎城在榆林期间经杜斌丞介绍结识了共产党人魏野畴,并成为至交。杨虎城非常钦佩魏野畴的才华和思想。魏野畴向其详细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和苏联十月革命的情况,并对杨虎城的前途和出路作了深刻的分析,奠定了其后来联共抗日的思想基础。1924年春杨虎城与共产党人李子洲相识,并成为非常要好的朋友,在李子洲的影响下,读了很多进步报刊,使他对全中国的形势有了很深刻的了解和认识。杨虎城认真总结了靖国军失败的教训,等待时机,准备东山再起。10月,冯玉祥等发动“北京事变”,推翻了曹锟政府,成立了国民军,要求杨虎城率部南下关中,驱逐陕西军阀刘振华。井岳秀委任杨虎城任陕北国民军前敌总指挥,率部南下,回师关中。
    1934年10月6日,杨虎城同张学良乘飞机第二次来榆林视察军务。当时国民党井岳秀的陆军86师分驻陕北各县,高桂滋的陆军84师驻清涧、绥德等县,两部因派系关系,矛盾很大。张、杨到榆林协调两部关系。
    “九一八”事变后,以张学良为首的东北军广大官兵因东北沦陷亲身感受到国破家亡的痛苦,怀有抗日要求;以杨虎城为首的西北军(第十七路军)系陕西地方势力,一向与蓄意消灭异己的蒋介石有深刻的矛盾。当时,他们奉命在陕北反共前线进攻红军,多次被红军击败,因此两军上下逐渐认识到“剿共”是没有出路的。与此同时,中共中央和红军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对东北军、西北军做了大量争取工作,坚定了张学良、杨虎城联共抗日的决心。1936年12月初,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乘飞机到榆林,向驻榆国民党官军宜讲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返回西安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出处:老榆林史话/王正云著.—榆林:榆林健民印刷有限责任公司,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