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资料>三秦史话>陕北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歪剌骨·瓦剌国

责任者: 段双印著



    陕北高原北缘连接蒙地,从宋金以来,两地民众接触日益频繁。特别是明代,这里成为九边重镇之一,蒙汉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更为密切,对双方的文化发生深刻影响。如今,陕北方言中仍保留许多蒙古语成份,歪剌骨、瓦剌国等词汇,也与蒙古文化有十分密切的联系。
    “歪剌骨”在陕北方言中指不地道、不好共事者,也引申为脚腕扭伤,走路东倒西歪的样子,如“咋你好好价咋歪剌骨儿走路?”
    “歪剌骨”的译音与词义,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
    宋金时代,写作“瓦剌国”,是对说话办事不合渠道的妇女的贬称。南宋·洪容斋《俗考》云:“瓦剌虏人最丑恶,故俗诋妇女之不正者曰瓦剌国。”瓦剌系指原游牧于我国西部的蒙古部落,后统一于成吉思汗部。从西夏天庆十二年至宝义元年(1205~1226),成吉思汗先后五次发动对西夏的征讨,曾一度占据兀拉孩城,事见《元史·太祖本纪》。“兀拉孩”应是“瓦剌海”的异写。蒙古人把沙漠中的湖泊称海子。瓦剌海城在今内蒙西部阿拉善旗境内。瓦剌人的烧杀掳掠,想必对这里的人留下十分惨痛的记忆,故曰“瓦剌虏人最丑恶”,“瓦剌”也成为一句骂人的话。
    元代,西部蒙古被称之为“斡亦剌”,“瓦剌国”一词也因音讹转为“歪剌骨”,为元杂剧中经常出现的一句俗语。如杨显之《酸寒亭》杂剧云:“我骂你这歪剌骨,我骂你这泼东西。你生来的兔儿头老鼠嘴,长则待吵寻是非,叫骂过日,怎好做的好人妻。”
    明代,“斡亦剌”又被译为“瓦剌”。元朝灭亡后,其残余势力退居塞北,在今外蒙古地区建立北元。随着蒙古汗朝衰弱,大漠东西的蒙古族分裂成若干部。与西北民族关系密切的主要是瓦剌和鞑靼两部。瓦剌部在也先汗时期(1439~1455),曾一度崛起,企图统一蒙古各部。也先汗死后,瓦剌分裂,逐步迁徙到西域一带。不久,鞑靼部乘机进入河套地区。从天顺二年(1458)开始,鞑靼不断南下侵扰延绥、宁夏一线,迫使明王朝任命余子俊巡抚延绥,成化九年(1473),开始修筑榆林以北边墙,“东起清水营,西抵花马池,延袤千七百七十里。”(《明史·余子俊传》)但仍未有效阻止鞑靼的侵扰,此后百余年里,长城内外战事时有发生,令陕北人对鞑靼深恶痛绝,“瓦剌姑”一词,折射出这一段历史记忆。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五《词曲·俚语》:“又北人詈妇女之下劣者曰歪剌骨,询其故……云往时宣德间,瓦剌为中国频征,衰弱贫苦,以其妇女售于边人,每口不过酬钱几百,名曰瓦剌姑,以其貌寝而值廉也。”汤显祖杂剧《牡丹亭·欢娆》三十:“一天好事,两个瓦剌姑扫兴!扫兴!”
    清代,“瓦剌姑”一词讹变为“歪赖货”。清·翟灏《通俗编》卷二二《妇女·瓦剌国》:“……今俗转其音曰歪赖货。”
    如今,陕北话“歪剌骨”仍保留了自宋元以来的本来含义,不过字音稍有讹转,词义也有所引伸罢了。

出处:陕北古事钩沉/段双印著.—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