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资料>三秦史话>陕北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钟楼 鼓楼

责任者: 郭彦强 王正云主编


    钟楼位于榆林城大街中心,旧址在北大街的钟楼山,1921年在原焚毁牌楼的旧址上建成。原为民国年间陕北镇守使井岳秀生祠,后因舆论反对,未铸铜像,仅悬挂井岳秀画像并供长生牌位,更名长春楼。抗日战争时期,为给城内居民报时,在楼顶悬挂大钟一口,改叫钟楼。楼为青砖建筑,四面开洞可通行。东有大门,可拾阶过桥而上。楼为四层。二三层用水磨砖砌成,四角为八字形水磨砖,圆柱贯通二楼,南北两门各有雨棚、阳台。顶层为重檐八角亭。楼高24米,长20米,宽14.8米。四面洞口有石刻横匾“北临雁塞”、“南控乌延”、“芹水流芬”和“驼峰拥翠”。楼上横匾:“蜚英腾茂”、“万流仰镜”。登楼凭眺,榆林城全景尽收眼底,格外壮观。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鼓楼位于榆林城北大街与人民路交汇处的十字路口,又叫谯楼。建于明成化九年(1473年),与凯歌楼遥相对峙。南北长22米,东西宽21.8米,高18.5米。城台为砖砌窑洞式,洞顶只有东西走向四块大砖相连构成穹顶。洞开四门,通东、西、南、北街道。台上建二层楼,分南北两院,各院均有配殿,南院有木牌楼一座,非常精巧。鼓楼造型奇特,结构别致。是榆林骑街六楼中最早的一座楼。1976年拆毁,2004年复建。

出处:中国名城榆林/郭彦强,王正云主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