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资料>三秦史话>关中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仿唐三彩

责任者: 阎成功

    唐三彩是唐代高宗至玄宗时期盛行的一种陶瓷工艺品,因其多用黄、绿、蓝等基本釉色,所以人们称之为“唐三彩”。
    陶制品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距今约6000多年、属于仰韶文化时期的半坡遗址上,就有6座烧制陶器的窑址。举世瞩目的秦始皇兵马俑就是陶制品。到了唐代,随着制陶水平的提高,工匠们逐渐掌握了往素坯上涂酱黄、草绿、蓝色彩釉的技术。于是,造型逼真、鲜艳夺目、光亮润滑的唐三彩工艺品便问世了。
    制作唐三彩,是先将素坯烧至1100℃左右。施彩后,再以900℃的温度烧成。所谓的“三彩”,其实并不只限于三种色彩,除了白色外,还有浅黄、赭黄、浅绿、深绿、蓝色,也有少量茄紫色。唐三彩的呈色剂是各种不同的金属氧化物,如浅黄为铁或锑,赭黄为铁,绿为铜,蓝为铜或钴,紫为锰等等。
    唐三彩分为器皿和俑两大类。器皿有杯、碗、罐、盂、壶、香炉等;俑类有文臣武将、天王力士、牛马驴驼、飞禽走兽等。这些唐三彩制品都和当时的社会生活及文化宗教有着极密切的联系,题材丰富、形象生动,具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感人的艺术魅力。
    长安曾是唐朝的都城,先后出土了大量的唐三彩,这些艺术水平极高的珍贵文物,受到了中外人士的喜爱。
    建国以后,西安市工艺美术陶瓷厂、乾县工艺美术厂等单位利用西安这得天独厚的条件,对出土的唐三彩实物进行了认真研究,经过反复试验,终于研制出与文物几乎相差无几的现代工艺品。这些造型精美、色釉明快的仿唐三彩制品,不仅遍销国内,还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现已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旅游纪念品。
 

出处:陕西风物趣事/阎成功著.-西安: 陕西旅游出版社,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