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资料>三秦史话>关中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关中丢方俗谈

责任者: 张世新主编

  丢方也叫纳方、搭方、下方、摆方,犹如秦腔,在关中大地最易碰见。丢方时双人对坐成交战双方,用手抚平刨净地面,纵横划线,垂直成“方”,“方”有“五道方”“七道方”,等等。画法是“先横划七道平行直线,再纵画七道平行直线,如经纬交错,垂直交叉,出现七七四十九个交叉点,呈现三十六个方框,这方盘就是“七道方”(五道方亦如此)。纵横直线叫做“路”,即“码子”走动的路线,而“码子”安置在交叉点上。对阵开始,取土蛋、石子、树叶、草茎充当“码子”,只要能区别开双方的人码子就行,但每一方“人”必须清一色,摆码时一人一个点地摆,你丢一个我丢一个,双方按规程在方盘中各点“丢码摆阵”。丢码完毕,在四十九个交叉点上,摆成二十五码子对二十四码子的局面。“丢方”有“先搭后走”的规矩,由后摆者掐走先摆者一码子出现空点,有了出路,形成双方人数对等格局,然后轻流走码子,走码时只要有四个码子占了任意一方格的四个角,就“成了一方”,有资格掐掉对方一码,如果七码成一条线者,即叫“溜”,分有中溜、二溜、小溜、分别可吃对方三码、二码、一码,每人一次移动一格地去走,去拼,直到最后对方全码输光或余码困死,或无力成方,则告结束。

  丢方乍看简单,但细究来也颇有名堂,它既能使人玩得痛快洒脱,又毫不亚于“弈棋”的智慧和功夫。相传这娱乐来源于韩信阵法。将士休整待战,闲得心慌,军中无乐,韩信便设此“方”,既强化对垒拼博意识,又娱乐消遣真是寓教于乐。现在可使人们忘却劳动的疲乏,又给生活增添乐趣,还可交流感情,加深友谊。

出处:三秦采风: 陕西景观风俗方言小吃故事集 / 张世新主编.-西安: 陕西省人民政府鲁迅图书馆,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