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资料>三秦史话>关中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长安既是世界佛教中心之一,也是中国佛教的策源地

责任者: 张 燕著


    在丝绸之路上最早的文化传播当属宗教文化,可以说宗教文化是东西方文化在丝绸之路上的先行者。由于长安几千年来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周、秦、汉、唐等鼎盛朝代建都于此。西安不仅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也是宗教播迁、衍变的始点和终点。西安既是印度佛教的始传地,也是中国佛教的发祥地,还是道教、伊斯兰教以及西方基督教汇聚、发展、衍生宗派的圣地,名山古庙、道观浮屠四处林立,许多著名佛教宗派的祖庭都保存完好。陕西汇集包容了天下各主要宗教教派,形成了陕西宗教文化斑斓多彩的独特现象。

    在中西方文化交往中,僧人以及佛教占有重要地位。佛教传入中国有如细雨润物、规模大、时间长等特点,传入的路线也是多头并进,基本上顺沿着丝绸之路东进,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或者说终点的长安,自然成为佛教在我国最早的传播中心,正是在长安,佛教完成了本土化的历程,从此,中国的佛教文化与丝绸之路上的佛教文化开始了双向交流和影响。长安自盛唐以后,继而发展成为中国佛教宗派向日本、朝鲜、越南、柬埔寨乃至欧美各国传播的发源地。

    佛教是公元前6世纪时,五天竺(古代印度分为东、南、西、北、中五部分)中的北天竺释迦部族之迦毗罗卫国(位于今尼泊尔南境)净饭王的儿子悉达多·乔答摩所创建的。佛教僧人后来尊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公元前3世纪的印度阿育王时代,使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佛教先传到西域的大月氏、龟兹、于阗等地,后来便沿着丝绸之路传入我国内地。早期传入中国的佛教经典比较冗杂,这与西域地区佛教传播情况有密切的关系,中国早期西行求法者大都取道丝绸之路到西域地区求取佛法,同时,西域地区也有大批僧侣向中国腹地传法。魏晋至唐,取经与送经者绵延不绝,兴起了一个又一个高潮。长安地区的佛教典籍传译情况深受其影响,自西晋以后,各宗派奉为经典的佛教典籍大量地传入,这为以后的中国佛教宗派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丝绸之路是多元文化的汇集之地,存在着多种艺术风格并存融合的现象。早期传入的中国佛教艺术明显地带有异域风格,西安现存的寺塔建筑、石窟佛寺造像都能在丝绸之路上找到她艺术风格的根源。对长安佛教艺术影响最大的当属和阗佛教艺术,尤其是和阗佛教艺术中的犍陀罗式和笈多式两种佛教流派艺术。外来佛教艺术对长安佛教艺术的影响一直持续到唐末,一则是因为中国佛教艺术已经尽善尽美,一则是因为丝绸之路的衰败而导致的佛教衰落之势。

    以长安佛教为代表的中国佛教艺术也顺着丝路远播到西域,深深影响着那里的佛教艺术。米兰遗址中就有很多汉地佛教内容,中国人对于佛教的独特理解反向冲击着它的流出地。

    由于长安佛教的辐射和影响,整个陕西佛教文化也比其他省份的佛教文化来得深厚。古长安高僧大德之众、佛学研习之深、寺院宝塔之多、法事活动之盛,都是无与伦比的。所以,长安佛教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西安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可谓无庸置疑。

出处:古都西安·长安与丝绸之路/张 燕著.—西安:西安出版社,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