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行
作者: 陆游
我行山南已三日,如绳大路东西出。
平川沃野望不尽,麦陇青青桑郁郁。
地近函秦气俗豪,秋千蹴鞠分朋曹;
苜蓿连云马蹄健,杨柳夹道车声高。
古来历历兴亡处,举目山川尚如故。
将军坛上冷云低,丞相祠前春日暮。
国家四纪失中原,师出江淮未易吞;
会看金鼓从天下,却用关中作本根。
【说明】
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春,陆游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离夔州通判任,赴南郑(今陕西汉中市)任四川宣抚使司干办公事兼检法官。是时诗人心情激动,对驱逐金人、恢复中原充满信心。此诗三月初抵南郑时作。诗从财力、民心、地利等方面说明关中可为收复中原的根据地。行,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注释】
山南:指今陕西汉中一带。因位于秦岭(终南山)以南,故名。唐开元二十一年(733)曾置山南西道于梁州(今陕西汉中市)。
如绳大路:笔直的大路。绳:木工用的墨线。
“麦陇”句:唐李白《雉南飞》诗:“麦陇青青三月时。”陇:通“垄”。
函秦:指陕西关中、甘肃一带。春秋战国时函谷关以西是秦地,故有函秦之称。“函秦”在秦岭以北,“山南”在秦岭以南,故云“地近”。
“秋千”句:指分了队伍荡秋千和打球。秋千:一种传统游戏。陆游《园中杂书》诗自注:“山南秋千最盛,巷陌处处有之。”
蹴鞠:古代的踢球运动。
分朋曹:分组分队进行比赛。
苜蓿:豆科植物,养马的上等饲料。《史记·大宛列传》:“马嗜苜蓿。”
将军坛:即“汉大将韩信拜将坛”,故址在今陕西汉中市城南。
丞相祠: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祠庙,故址在今陕西勉县西南定军山下。
“国家”句:国家失去中原已四纪时间。中原自高宗建炎元年(1127)被金人侵占,至乾道八年(1172)已46年,将近四纪。一纪为12年。
“师出”句:从江淮出师不易消灭敌人(指缺乏地利)。江淮:长江下游、淮河一带。未易吞:不易吞灭敌人。
“会看”句:等到王师如天兵横扫顽敌。会:适逢。金鼓:金钲和战鼓,古代作战时用以指挥进退。这里代指宋军。
“却用”句:指用陕西作根据地。关中:指战国末期秦国故地,包括汉中。《史记·项羽本纪》:“巴、蜀亦关中地也。”与今日关中,即函谷关与陇关之间的概念不同。陆游主张以关中作根据地,进而收复中原。《宋史·陆游传》:“游为(王)炎陈进取之策,以为经略中原必自长安始,取长安必自陇右始。当积粟练兵,有衅则攻,无则守。”陆游《送范舍人还朝》诗:“公归上前勉画策,先取关中次河北。”
出处:陆游汉中诗词选/孙启祥 选注.—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