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资料>历代诗词咏陕西>西安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灞陵行送别

作者: 李白

  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

  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

  我向秦人问路歧,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

  古道连绵走西京,紫阙落日浮云生。

  正当今夕断肠处,骊歌愁绝不忍听。

  

  灞陵:亦作霸陵,古县名。本芷阳县,汉文帝九年(前171)于此筑霸陵,并改县名。附近有灞桥。灞桥早在秦末汉初就是出入长安的一个要道,汉时在灞桥上设有稽察亭,检查往来行人。唐时在灞桥上设立驿站,长安人送客东行,多在此折柳赠别,故又名销魂桥。李白因而有“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句。故址在今西安城东约十公里。解放后,在原桥基础上用钢筋混凝土改建,并在桥东西广植杨柳,使古桥面貌焕然一新。

  灞水:源出陕西蓝田县,经长安过灞桥西北流合浐水而北注入渭水。

  秦人:指长安的人。  路歧:歧路,岔道。

  王粲:东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初平三年(192),董卓部将在长安作乱,王粲离长安南奔荆州,曾作《七哀诗》,中有“南登灞陵岸,回首望长安”的诗句。

  走:走向,通往。  西京:即长安。

  断肠处:指送别的地方。

  骊歌:即逸诗篇《骊驹》,其辞云:“骊驹在门,仆夫具存;骊驹在路,仆夫整驾”。在客欲去时歌之。后世因称告别时所唱之歌为“骊歌”。  愁绝:悲愁万分。

出处:唐代诗人咏长安(下)/赵俊玠 武复兴 郗政民 房日晰 李志慧编注.—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