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省级保护项目 > 民俗 > 宝鸡陈仓区宝鸡社火脸谱
宝鸡社火的保护计划
宝鸡市陈仓区文化文物旅游局
宝鸡社火延续至今而且久演不衰,多年来受到国家、省、市及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文化主管部门及各乡镇、村组也不断投入经费购置服装导具。在2002年和2004年两次出国访问演出中,区政府先后投资20多万元,聘请专家指导编排,购置服装,改良节目形式和内容,使其一炮走红,打向世界,赢得了国外友人的喝彩和喜爱。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应。
各村社火会社,每年妆演时都有资金投入,采取方式是村上补贴一部分,在外职工商户捐一部分,村民户集资一部分的筹款方式,累计投资已达100多万元。但对于十分庞杂的社火种类和分布区域非常广泛的各级社火会来说也只能是杯水车薪。因此区委、区政府制订了计划,在每年社火进城游演时都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并发动各行政、企事业单位,沿街商户门店主动捐款捐物,少则几百,多则几千元不等,累计补助投入达80多万元。
一、主要保护内容
为保护宝鸡社火,制定了十年保护计划。此计划由陈仓区委、区政府直接领导,区文化文物旅游局负责组织实施,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负责管理、督导,宝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小组和文化局负责检查、督促。
(一)静态保护:
1、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专门机构,抽调专业群众文化骨干投入工作,进一步全面深入细致地开展普查,彻底摸清宝鸡社火的起源、承传、发展、沿革的历史,以及各社火会社的班底、人员、节目内容、服装、器具及有价值的全部状况。
2、将普查所获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存档,并建章立制,完善保护措施。
3、深入开展社火理论研究工作,不但要抓好宝鸡社火的基础理论研究,而且要注重抓好社火的史料、种类、谱系、脸谱化妆、妆扮形式内容、唱词、曲调及游演阵势、排列方阵、锣鼓队的谱系等文字资料的本体研究和整理,并把这些研究成果编纂成书予以出版。
(二)动态保护:
1、建立天王镇天王村高跷社火、车社火;曹家沟村马社火磻溪镇双基堡村单芯社、高芯山社火;凤阁岭镇毛家庄村黑社火;赤沙镇三寺村血社火五大会计,七大派系的文化生态保护社火会组织机构,并对全区所有社火品种纳入保护范畴,对五大社火会的民间艺人和随传谱系做重点保护对象。
2、继承、发展宝鸡社火队伍,建立一支能长期从事社火艺术随传、妆演的社火表演艺术团队,常年开展工作,进行培训和研究开发。
3、高芯山社火已面临失传,停演多年,要组织专业人员对其深入调查统计挖掘整理,并在适当的时机由政府投资组织妆演,恢复原貌,并录像摄影,留下资料,以便沿续传承。
4、文化管理部门和区文化馆要聘请社火艺术老艺人举办各类社火妆演培训班,吸纳和招收年轻一代积极参与学习培训,以解决后续传入难题,为宝鸡社火培训新生力量,达到传宗接代,后继有人之目的。
5、继续保持每年一度的春节全区社火汇游演出活动,并充分利用各村古会、城镇物资交流大会组织社火会参与文化娱乐。使社火艺术由群众自娱自乐化逐步转换发展成产业化。
6、建立宝鸡社火艺术节,组织各类社火、锣鼓及民间艺术大赛活动,以选拨优秀节目参加省、市表演,检阅和促进社火艺术传承和发展。
二、已采取的保护措施
1、区委、区政府已将宝鸡社火列入10年民俗文化保护项目,并制定措施方案,加强领导机制,使各项任务逐步落实。
2、区政府每年春节组织一次全区大型社火进城会游活动,使社火妆演技艺不断沿续更新,培养后续力量。并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办公室。
3、近年来区文化馆专业干部及社会有识之士注重发掘整理社火资料,相继发表出版了有关社火研究的专著和论文三部60多篇。
4、成立了宝鸡市陈仓区民间艺术工作者协会,文化馆办起社火器具、社火脸谱艺术展厅,常年对外开放,并为李继友等十佳民间艺术家举行了授牌仪式,颁发了聘书及获奖证书。
三、五年保护工作计划
2006年 全面普查、挖掘、整理宝鸡社火的源流、传承、发展、沿革之历史资料,建立以天王村高跷、车社火等为主的五大社火会社,七大派系的社火保护重点单位。
2007年 抽调专业干部下村住队分批分层次恢复各级社火会社和组织。并举办各类专业知识培训班,以普及社火知识。
2008年 建立一支100人以上的区级社火表演团队,能经常出外随接演出任务,并洽谈接洽出国访问演出任务。
在这三年间预期完善普查资料整理为主的静态保护基础工作。在全区各村全面普及社火游演妆扮知识,开展活动。以建立民俗文化生态村,发动农民、城镇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加大保护力度。
2009——2010 建设一座宝鸡社火艺术大楼,集社火服装、道具、把子、头帽、脸谱、锣鼓展出为一炉,并办一所社火艺术培训学校,使基础教育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组织专业人员对社火艺术长期进行深入研究。以社火艺术学校毕业生为主,组建一支具有高技能、高水平的宝鸡社火表演艺术团,筹建艺术发展公司,使宝鸡社火走向市场,达到经济、社会效益双赢之目的。在这二年间将撰写、出版《宝鸡社火》专著;编纂社火艺术教学课本,进入系统研究和基础教学相结合的范畴;艺术学校及社会各界对社火知识掌握及普及率达到60%;发展产业化,为社火会社团体积累经费,以求更大发展。
四、五年主要保障措施
1、建立有专家指导的,以区政府主管区长为组长的宝鸡社火保护领导小组(现已建立),并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抽调专业干部投入各项工作。
2、设立以文化文物旅游局主管副局长为副组长,局文化股股长为主要成员的宝鸡社火研究、挖掘、开发教学工作组,进行社火学术研究及培训、辅导教材的编写和整理工作。
3、设立以区文化馆馆长为负责人的宝鸡社火普查工作队(现已投入工作)。
4、把陈仓区着力打造成“民间社火艺术之乡”的品牌,使各机关、各单位都有一种浓厚的社火艺术氛围,成为对外宣传的窗口。
5、把社火艺术的继承、发掘、开发工作列入各驻镇单位干部考核制度之列,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并实行岗位目标制及责任追究制。以督促其尽快落实。
6、发动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招商引资,组建以大型企业投资命名社火团队,发展文化产业。调整组织机构。
7、区政府每年投资50万元,以保障社火艺术挖掘、整理、妆演的保护经费落实。
五、建立机制
在宝鸡社火五年保护计划中,要重点建立五大保护机制,提高干部、群众的保护意识,逐步健全动态的持续发展的保护体系,措施如下:
1、以文化发展战略上“定向”、发展蓝图上“定位”、工作决策时“定项”、领导班子内“定人”、干部职责上“定责”、资金投入上“定额”为主要内容的领导机制建设制度。
2、促进现有社火艺术专业人才、专家学者思想统一、步调一致、互动互补的发展局势,健全人才队伍建设机制。
3、使原汗原味、土生土长的原生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断提高技艺,发展创新,协调发展的动态持续保护机制不断完善。
4、品牌效应与日常研究改良、发展相结合,以打造国家级民间社火艺术之乡的品牌为目的,带动全区社火艺术发展壮大的发展机制。
5、发展宝鸡社火艺术与开发艺术产业化相结合,并以产业实体为依托,使宝鸡社火尽快进入市场的营运机制。
六、经费预算及依据说明
1、宝鸡社火艺术的保护发展,首先要对村级重点社火会社投入大批经费,用以购置服装道具、枪棒把子、头帽鞋类,还要改造和制作芯子社火的铁管机架,开展艺术人才培训、研究开发工作,陈仓区现 重点保护村级社火会五家,重点社火派系七家,按每个投入50万元计算,累计投资预算需350万元。
2、投资建设一座社火艺术汇展培训中心大楼,需投入资金150万元。
3、组织专业人员研究,整理出版论文专著,编写教材,收集摄影、录像资料所需投入及购置器材经费1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