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省级保护项目 > 传统手工技艺 > 凤翔草编
凤翔草编的项目简介
凤翔县文化旅游局
据《凤翔县志》记载,凤翔草编起源于北宋,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当地乡村妇女以麦秸、马莲草等为原料,编制草帽、提篮、草帘等生活用品,草编制品以经济、轻巧实用得到人们喜爱,当地有以显示新娘心灵手巧而赠送新郎一顶新草帽的习俗,自古到今代代相传。
凤翔草编以小麦秸秆、柳枝、藤条、马莲苹叶为主要原料,其编制方法分四个步骤:一是将秸秆按粗、中、细认真分类并入水浸泡,使秸秆柔韧绵软;二是以四根头、七根头手工编辫,俗称“掐辫子”,编出直辫、犬牙辫、拐角辫;三是纺经子、挂缝底、帮、边; 四是上把,装饰。产品达500多种。
凤翔草编主要分布在董家河乡、范家寨乡、糜杆桥镇等乡镇,从业艺人约1000多人。2006年艺人杨全省的秸秆草编“十二生肖挂件”图案荣登国家个性化邮票,并获国家专利;“十二生肖挂件”获宝鸡市外观设计一等奖。2008年7月,国家民协主席、国务院参事、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来凤翔视察时对风翔草编工艺给予了充分肯定。
随着工业化步伐的加快,以生产、生活用品为主要内容的风翔草编制品已不为人们所必要,导致市场严重萎缩。其次,年轻妇女外出务工者逐年增多,手工草编利润空间小,相当数量的妇女不愿从事这项技艺,从业人员逐年下降。凤翔草编的发展面临重重困难,举步维艰,濒临失传,亟待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