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省级保护项目 > 传统音乐 > 陇州小调
陇州小调的历史渊源
陇县文化馆
陇县古称陇州,自古以来,就处在西部游牧民族和中原汉民族交汇之处,这样,就不可避免的造成既有西部游牧民族,又有汉民族相互交融的人文历史,方言口语、文化艺术都有了独特的风格和习俗。在这种特定的历史地理环境中,逐渐形成的陇州小调有着强烈的地方韵味。
陇县历史悠久,民间文化起源较早。陇州小调在民间传说中起源于汉,但缺乏可靠的证据支持,从流传下来的曲目分析,它与隋唐时期的以“时令”、“数字”为名的曲子是一致的,至今陇县北部地区还流传着清代“本地曲儿”记谱的手抄本。陇州小调兴盛于明清时期,自古以来,民间一直称曲儿。陇州文化志记载,陇州小调曾称民曲、小曲,民间的手抄本称之为“地方曲儿”或“白石曲儿”(陇县白石地区,也就是“陇州地方曲儿”)。1949年8月陇县解放后,解放军文艺工作队来陇县开展宣传工作,把“地方曲儿”称为陇州小调。从此,人们把地方曲儿叫陇州小调。
陇州民间小曲,起源于汉,兴盛于隋唐时期。明清时期在全县范围内流行很广,民间出现了许多专门演唱小曲的艺术班社,艺人们以此为生在乡间演唱。一九四九年八月陇县解放后,陕北来陇工作队的干部才将陇州小曲正名为陇州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