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省级保护项目 > 传统音乐 > 陇州小调
陇州小调的项目简介(图)
陇县文化馆
陇州小调也称之为陇州民间小曲,起源于汉,兴盛于隋唐时期。明清时期在全县范围内流行很广,民间出现了许多专门演唱小曲的艺术班社,艺人们以此为生在乡间演唱。一九四九年八月陇县解放后,陕北来陇县工作队的干部才将陇州小曲正名为陇州小调。
陇州小调经过我们近几年来的挖掘整理。目前,留传在民间的完整曲目有三百多首。还有四百余首,因是代代口耳相传,传唱者均系文盲,加之年事已高,记忆不清,无法记录整理。从现有的这些歌词中,完全可以领略古陇州人当时生产劳动、生活情趣及文化特征。
陇县古称陇州,自古以来,就处在西部游牧民族和中原汉民族交汇之处,这样,就不可避免的造成既有西部游牧民族,又有汉民族相互交融的人文历史,方言口语、文化艺术都有了独特的风格和习俗。在这种特定的历史地理环境中,逐渐形成的陇州小调有着独特的地方韵味。
陇州小调曲目繁多,根据其旋律词句结构、语言韵味、节拍板式、叙述情节,并根据传唱者述解,还可以细分为十一种类型,如《秧歌调》、《太平调》、《花儿调》、《秦韵调》、《孝歌调》、《燕歌调》、《燕麦调》等。
陇州小调演唱的题材丰富,内容繁多,主要以民间流传的历史故事、有神话故事、佛教故事、民间故事、历史故事,还有民间的婚丧嫁娶、自然风光、娱乐嬉戏、劳动生活为题,讽刺丑恶,张扬美好,抒发人的内心情感。
根据内容题材可分为三大类:劳动娱乐歌曲:陇州劳动人民在劳动生活中,触景生情,有感而发演唱的歌曲,如《放羊女》、《放风筝》、《妹妹踏青》、《十二月农活》、《陈货郎》等; 风俗类歌有社火曲和婚丧节庆歌曲等;还有庙堂歌曲如《五更进佛堂》、《十柱香》、《早拜观音晚拜佛》、《山神进香》等。
陇州小调演唱多用方言,通俗易学,大众化,更易流传,地方特色十分厚重。陇州小调以其独特的演唱风格和悠扬悦耳的曲调而风糜陇州大地,成为一种独特的地方小调。
小调演唱乡土气息纯正浓郁。陇州小调韵味古老,民俗风味浓厚,唱词淳朴,旋律优美,婉转动听,内容广泛,取材丰富,富有情趣、风味,土生土长。由于受陇州地区乡音土语的影响,因而造成了在流行中受到一定的限制。
陇州小调以民族调式商调式、徵调式居多,速度比较自由。词句格式多,富于变化,长短句较为普遍,非对偶的三句、五句结构,以及多段词的反复也较为常见,曲式以二句和四句的单段结构为多,因歌词格式多样,还用到衬字、衬句扩充音乐结构。如用到“哎、嗨、哩、哟”等衬字,在《十二月看花》中用到“叶儿叶儿青呀”,《十杯酒》中“点点红呀”等衬句,这样加强了词句与曲调的完整结合,使词曲流畅,歌曲完整性加强。歌曲段落冗长,常用到数字、时令、对仗句等。由于地域关系、语音的不同,在传唱发展过程中受到周边地区小调山歌的影响,吸取了三秦渭水地区细腻娓婉的曲调也融进了西北少数民族风味,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浓厚的文化底蕴。
陇州小调演唱除了保持原始古老韵味外,重点保持了歌词的原始真实性,没有做任何修正,没有华丽典雅的词汇,也没有历代文人的特意修饰,是古陇州人流利顺口的方言口语,反映了古陇州人纯朴,憨厚,无拘无束的乐趣,是古陇州人文化生活的真实记录。
演唱多用方言,通俗易学,大众化,更易流传,地方特1、陇州小调以其独特的演唱风格和悠扬悦耳的曲调而风糜陇州大地,成为一种独特的地方小调。小调演唱乡土气息纯正浓郁。抢救、发掘、保护地方曲调——陇州小调,对发展繁荣城乡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高群众素质,构建和谐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陇州小调深入群众生活的各个方面,无论大街小巷,还是田间地头,人们纷纷传唱,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精神食粮。
陇州小调在民间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生存和传承基础,在我国民族音乐中,陇州小调独树一帜,对发展繁荣丰富我国民族音乐起到一定推动作用,对发展繁荣民间文化艺术和丰富人民大众精神文化生活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我国民俗文化活动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