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跨库检索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省级保护项目 > 民间美术 > 城固架花

城固架花工艺的基本内容

城固县文化馆

    城固处于汉中盆地腹部,南有巴山、北有秦岭,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汉中地域民俗文化的代表性。

    一、城固架花根据用途有以下几个品类:

    1、床上用品;床围、帐檐、枕巾、罩单。

    2、服饰:袖口、缘领、裤脚、鞋袜。

    3、卫生用品:手帕、小儿围咀、围裙。

    4、杂件:包袱、荷包、褡裢、枕顶。

    二、城固架花图案常见有以下几种构图形式:

    1、团花:是一种外形呈圆形的纹样,凡帐檐、床围等大件绣品大多采用团花格式,一般是五个团花,或七个团花,中心花为主体,各团花之间没有连续,由点缀散点,角花、花边环绕,使整个画面有主有次,宾主呼应,虚实相衬,组合得体。团花的骨格,常有均齐式辐射状和回旋状,平衡状骨式。团花的外轮廓除通常的圆形外,还有椭圆、方形、多边形。团花也经常用于枕巾、手帕等小件,四角配置相应的角花,加上边缘纹样,整体效果清爽精巧,给人质朴而健康的美感。

    2、折枝花、花蝶盆花等,是我国传统图案形式。结构上是不受外形严格约束的平衡式单独图案格式。它不像团花那样对比强烈,而是比较柔和舒展富有较强的韵律感。用于床围、帐檐绣品,常用七至九个折枝花构成,并用边缘纹样环绕。有的折枝花之间点缀飞蝶、禽鸟,互相穿插尤其活泼,串枝花、盆花等也配置均匀、结构流转生动。“花蓝”实际上是“团花”的格式演变而来的,以果卉为主,通常用石榴、佛手、桃子、菊花等组合,一件绣品上往往七至九个花蓝,每一个单独图案形态各异,但都由近于几何化了的花蓝来统一,式样丰富多姿,颇有喜庆意味。大件作品中有动植物组合,比较写实的装饰构图,有点“写生花”的效果,画面里有仙鹤、花草、树木形象惟妙惟肖,通体摆布均匀,枝干穿插自然,充分发挥了线的律动和造型的概括提炼,因此,效果格外清新别致。

    3、角花系绣品的角隅花纹,故又称角隅纹样,手帕、包袱等一般是中心的一个主体团花,四角由角花呼应。

    4、边花式带式花作用也很广泛,有宽条的有窄条的,二方连续的散点状,直立状等基本骨骼和自由格式常用的服饰袖口、围裙、手帕、床围上的周边花纹。服饰边花比较窄而单纯,帐檐、床围上的较宽,内容复杂。

    5、几何形四方连续性组织,在手帕、枕巾绣品中还有那规格谨严,两面花纹一模一样的以网状结构为基本骨骼的寿字图案和海棠花图案。

    三、城固架花的造型:

    1、花包花用小“十”字组织物象基本形的外缘线,再填充十字花、海棠花或其它形象,从而产生花中有花,果中套花,如花似锦,具有浓厚的装饰趣味和浪漫色彩的独特的图案艺术语言。《状元游街》、《四姑娘打牌》、《迎亲图》、《鹿鹤鸣春》、《鲤鱼跳龙门》、《桃柳渡江春》、《狗儿跑城墙》等。

    2、五果花:五种果实:桃、石榴、金瓜、佛手、柿子。五种花:莲花、牡丹、菊花、桂花、柿花(蒂),一般以果为主,花为副,花在果内,在城固架花中,“五果花”图案是具有典型的常见的造型组合,具有浓厚的当地民俗特色。

    四、单纯而朴素的设色:

    城固架花设色十分单纯,大多数是在白色坯布上挑绣蓝花,色彩鲜明沉着,饱和而谐调,也有用棕色、黑色挑花,一般都注重黑白对比效果,有少数绣品在毛蓝布、深青布上挑白色花纹。

    五、按棉布经纬线路织绣图案的针法有三种:

    1、“十”字针法。①单面架花:正面看上去象“X”,背面为“一”字平行断续路线,每针拉一对角线,严格按照平纹布的经伟线路,每两针架成一个小个字,这种针法流传地区广,遗留实物最为丰富,是城固架花最主要的一种针法。②双面架花:正面和反面一模一样,因锈制程序复杂而不常见。

    2、“一”字针法,又称“纤花”、“单针子折线花”、“漏花”、“砖花”。它的针法是用单线来回挑绣,正反两面花纹一色一样,以“一”字针码为基础,可顺着布纹或以45°夹角八个方向运针。

    3、编织针法:按棉布经纬线路,只能向左右两个方向进行,很象编织,本地又称挑花,即挑针,又叫做铺花,由丝绸上先铺线再挑花的形式得其名。

    六、城固架花传统代表作品有《大舜耕田图》、《狮子滚绣球》、《花蓝、花瓶》、《状元游街》、《四姑娘打牌》、《迎亲图》、《鹿鹤鸣春》、《鲤鱼跳龙门》、《桃柳渡江春》、《狗儿跑城墙》等。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