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跨库检索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首页 > 国家级保护项目 > 第一批国家级保护项目 > 紫阳民歌

紫阳民歌的基本内容(图)

紫阳县文体旅游局

 

 

 

 

    紫阳民歌浩如烟海、多彩多姿,它是世世代代的紫阳人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发展起来的。紫阳民歌大致可分为号子、山歌、小调、社火歌曲、风俗歌曲、宗教歌曲、紫阳曲子和新民歌等七大类。

    号子:在众多体裁中,号子作为一种十分古老的体裁,在紫阳民歌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古时人们为了在劳动时统一劳动节奏,协调劳动动作、调动劳动情绪所创造的一种歌唱形式。其演唱方式以“一领众和”为主。即一人领,众人和。号子它是紫阳民歌音调的根源和基础。它的种类很多,其中以“汉江号子”、“放排号子”等最具特色。这些号子的词,多系指挥劳动的用语或呼号。音调高亢,节奏复杂多变。主要流传于汉江、任何、渚河、汝河两岸的一些较大集镇。

    山歌:山歌是民歌的代表体裁之一,是人们在山间野外放牧、砍柴等个人劳动生活中随意咏唱的一种短小民歌。歌者完全不受节奏的限制,兴致所至,引吭高歌。其歌词很多都是劳动中即兴而作的,唱腔充满了自由、奔放、舒展、悠长的特色,是劳动人民真实情感的表露。所以本县民间俗语有云“山歌无假戏无真”。

    小调:小调广泛流传在各城镇、集市的一种民歌体裁。其特征是曲调细腻流畅、旋律优美动听、节奏平稳细碎,音域较窄,表达的情绪文静秀气,带有诉说性。紫阳小调的调式,以五声徽调式为数最多。亦有综合六声调式,羽、商、宫调式较少,角调式未发现。它主要流传于低山和川道,特别是县城、洞河、汉王城等几个集镇。

    社火歌曲:社火歌曲是人们在春节、庙会或其他喜庆之日表演的各种民间颂舞。俗称花鼓子。是本县民间流行较广的口头艺术形式,它的旋律为徽调式,分为上河调、下河调:汉江上游各地为上河调,下游为下河调。高山区曲调粗犷、高亢而旋律优美;低山区曲调细腻,装饰音多,旋律性强。和花鼓子相近的还有另外一种以音乐形式,即八岔。两者联系密切,习惯上将两者并列。但八岔跟汉剧的联系更为紧密。

    风俗歌曲:风俗歌曲,包括有孝歌、哭嫁、哭丧、撒喜、办交待等类型。其基本调式也是五声徽调式,风俗歌曲是同实感相分离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形式。

    宗教歌曲:宗教歌曲多是民间从事某种宗教活动时唱的,流行于寺院、商会、庙会。

    紫阳曲子:紫阳曲子是一种坐唱形式的民间艺术,仅流传于本县宦姑滩几个较大的集镇,演唱时用三弦、二胡和飞子(酒盅)、碟子、碰铃等乐器伴奏,有独特风格,与江南丝竹音乐和关中眉户音乐有着密切关系。紫阳曲子的曲调比小调更有歌唱性,往往有一套完整的曲牌程式。如:《阳雀调》、《锦鸡调》。

    新民歌:新民歌这一体裁是在近几十年内伴着人民生活的巨大变革逐渐产生的。它包括有以下三种形式:1.用旧民歌的曲调,加入新的内容。有“旧瓶装新酒”之意,为广大群众所热爱、接受和传唱。以歌颂新社会的新生活。2.运用旧民歌中的某些素材而改编的新民歌。3.文艺工作者运用自己的生活积淀和音乐素养所新编创的新民歌。从它们身上,找不出旧民歌中的某一首,某一乐段,但能感受出它们是紫阳民歌的某一类群,闪耀着紫阳民歌的最诱人的神韵风采。近几年,我县文艺工作者将电声乐也引入了民歌之中的创新之举,形成了一种新的音乐风格——民歌新唱,并引起反响。

    紫阳民歌剧:正是由于紫阳民歌的体裁丰富、形式多样,易于表演等特征,在它自身的发展的过程中,也孕育了一个新的剧种——紫阳民歌剧。在文艺工作者的尝试努力中,紫阳民歌剧发展成了一种有情节、有人物的艺术形式,为广大群众所欢迎。其中由我县文艺工作者自行创作的民歌剧《王二嫁嫂》曾代表安康地区参加全省文艺汇演,受到好评。省广播电台还播放了录音。至今该剧的演出场次已达两千余场。上世纪60年代,省人民政府将紫阳民歌剧列入陕西地方剧种之一,并载入《中国戏曲、曲艺辞典》。

    在长期的传承积累中,在多种多样的歌唱实践中,紫阳民歌形成了他极为丰富的题材内容,从古至今,举凡劳动,时政、生活、爱情、游乐、玩耍、历史故事、悲欢离合都已成为表现的对象。同时,在适应不同题材内容要求的前提下,在不同生活环境,生产方式,民间习俗的影响之下,紫阳民歌形成了以上这些多样化的题材形式。涵盖了全民族音乐文化的共性,又以它在形式和音调方面形态体现出环境和地域的个性。

    紫阳民歌曾在81年进行搜集、整理,已编辑成册的有828首。其中号子22首,山歌225首,调子218首,社火歌曲29首,风俗歌曲19首,宗教歌曲93首,新民歌222首。后经挖掘、搜集到了大量流散在民间的曲调,现存曲目总数已达到5028首。

    “民歌本来就姓民,民歌要唱人民心;如若不唱心中歌,高山流水无知音”。紫阳民歌就是基于人民对生活的歌唱,对社会的歌颂,是来自人民内心的声音,才能使它们深受群众的喜爱,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