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知识窗 > 幼教天地

口无遮拦的小家伙



    是的,小孩说话往往口无遮拦,可是在公共场合爆发出来的这些口无遮拦的话时常让大人尴尬得不行,面对孩子的口无遮拦,爸爸妈妈应该怎么办?

    “妈妈,你看他怎么这么胖!”“我们家的钱是不是都在衣柜里?”哎,做爸爸妈妈的是不是都有这样尴尬的时刻,每次孩子冒出这些真实又不适合在公共场合说的话,是不是都有找个地洞钻进去的想法?哎,仔细想—下,发现这样的窘境居然是如此之多。嘲笑残疾人,问别人不该问的问题,和别人八卦自己家里的隐私,而这些事原本不该拿去大庭广众之下说的……每个妈妈都能随手举出N多这样的例子是不是?

    不过除了一开始的尴尬之外,我们可以做的是把这次事件当成教育孩子最好的机会。最关键的是,我们通过处理这种状况,让孩子慢慢地学会一件事——做事的分寸感。

    当孩子说:看那阿姨真胖

    我们可以和孩子说:评论人家的身材不是一件有礼貌的事

    “看呀,那阿姨真胖。”拉拉一进电梯,就自然地评论道。“这可不能瞎说。”妈妈反驳道。“可是妈妈,她真的好胖啊!”小家伙总结道。

    其实,否定事实不是解决孩子们疑问的好方法。拉拉说别人胖的时候,他没半点侮辱或者讽刺的意思,只是一个描述,可能刚好因为爸爸妈妈正在教他们“胖,瘦,高,矮”的概念呢!当然,我们可以立马和对方道歉,表示孩子可能是无心的评论。同时,我们可以严肃地看着孩子(如果他敏感,应该能感觉到他刚说的话不合适),告诉他评论人家不合适。等出了电梯,你可以这么解释给他听:拉拉,你刚刚说的话有可能别人听着会不高兴,因为这个阿姨她可能不愿意自己这么胖的,而且当着别人的面评论人家的外貌是件非常不礼貌的事情。

    当孩子说:我告诉你,我爸爸在家打我妈妈呢

    我们可以这么说:那是我和爸爸闹着玩,不是真正的打

    有一天,考拉的妈妈带着考拉小朋友在外面散步,碰到邻居嘉嘉的妈妈,考拉很天真地告诉嘉嘉妈妈,说:“嘉嘉妈妈,我爸爸在家还打我妈妈呢!”

    嘉嘉妈妈一脸尴尬,考拉妈妈的脸也绿了。

    遇到这种情况,你可以当面问问孩子,为什么这么说,孩子可能道出实情,比如说“上午爸爸不是打你头了吗?”孩子的小脑袋瓜就是一个奇幻的天地。如果他们什么事没搞明白,会用自己的幻想去给它填充完整,倒不是说要故意撒谎,也不是想编造些什么,他们只不过以他们自己的想法和害怕情绪来解释他们的所见所闻。

    如果孩子的答案是这样的,你可以回忆—下实际情况,然后和邻居解释—下“哦,是上午我和他爸爸闹着玩,他爸爸拍了—下我的头而已。”当然,事后,我们也要把孩子没听完整或者理解完整的那部分给他解释清楚,然后还要告诉他这么说会有些不好的后果:“下次你和人说事情的时候要小心哦,别人会以为爸爸在打妈妈,在伤害妈妈呢,但实际情况可不是这样的。”

    当孩子说:我爸说你挺笨的

    我们可以和对方说:我确实这么说过,不过特别不好意思,是那天你们淋雨了我说的这句话

    孩子和家里的保姆正玩着呢,突然孩子对保姆说:“我爸说你是个笨蛋。”当然这事儿也不完全空穴来风。某天爸爸回家的时候看到儿子全身湿透了,于是感慨道:阿姨真是挺笨的,看天气要下雨也没带伞。

    “是啊,那天下午的事情我有点生气,因为孩子感冒刚好,又被淋湿了,不过我很内疚当着孩子的面说这种话。”你可以当着孩子的面向保姆道歉。通过这件事我们可以教育孩子,怎样对自己做错的事负责并请人原谅。如果想自己的孩子将来长大也受人尊敬,我们得教会他们对自己所说的所做的负责。

    当孩子看见前面有个人走路一瘸一拐,他也学样

    我们不能立马训斥他,但一定要告诉他这样不礼貌

    皓皓妈正扶着门让隔壁的跛脚女邻居先过去,突然她看到皓皓跟在后面,学邻居的样子开始一瘸一拐地走起路来。

    对两三岁的孩子来说,别以为他这种行为就是缺乏教养。其实,孩子只是在模仿别人,因为他们觉得很好玩。“我看出来了,你觉得学人家的样子走路是很好玩对吧?”爸爸妈妈可以这么问他,这样说话是替孩子解释给他那么做的原因,让他首先就觉得你是理解他的,而不是马上很严厉地去批评他做错了。如果我们自己先急了,去训斥他,他会觉得你非常在意这件事,以后不高兴的时候可以做出同样的行为来激怒你。但是,你还是必须很平和地告诉他:“你可以学小鸭子走路,学企鹅走路,但是学别人走路是件不礼貌的事情,下次我们不要再这样了好吗?如果你觉得好玩,在家爸爸妈妈可以和你一起学动物走路哦!”

    当孩子说:为什么这个大爷没有手臂呀

    我们可以和对方说:对不起啊,孩子还小,他的话没有恶意

    有一天,妞妞妈正排着队买餐食,妞妞扯了扯妈妈的衣服,大声问妈妈,为什么前面那个大爷没有手臂。妈妈顿时石化了,不知所措。

    说真的,碰到这种情况确实挺尴尬的,不管是被评论的对方还是我们自己,都会有些不知所措,很多情况下,爸爸妈妈采取的策略是不回答孩子的问题,或者小声斥责孩子,其实,这样的做法只是说明我们不愿意面对别人的伤痛。如果我们能对伤痛这件事给与明确的答复和尊敬的态度,反而对孩子来说这是一个良好的学习机会,他们会慢慢地了解到“如果妈妈能很好地应对各类事情,我也能够”。我们可以这么回复他:“大爷可能出了意外而失去了手臂。”“为什么?”小朋友会继续问。“可能是因为遭遇了场车祸或者生病吧!”我们这么回答。有的时候被评论的对方会参与到你们的谈话中来,因为他会注意到你们的谈论只是包含对人的尊重和尊严,而不是视若无睹或者多残疾人的那种躲躲闪闪。当然,爸爸妈妈一定要对对方说一句:“对不起啊,孩子还小,他的话没有恶意。”

桦儿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