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知识窗 > 幼教天地

“呀~”宝宝尖叫大探秘



    很多家长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某一段时期内,宝宝突然爱上了尖叫,经常像唱歌家吊嗓子一样,时不时还飙个“海豚音”,只是这种不分场合的尖叫让家长在公共场合尴尬不已。宝宝爱上尖叫到底好小好,这种情况下我们该怎么办?

    每个宝宝都要经历“尖叫期”

    尖叫是宝宝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性过渡,它是宝宝对环境的积极反馈,也是宝宝向父母“诉说”自己的“意愿”并寻求满足的好办法。

    一般来说,宝宝出现尖叫的时候通常在牙牙学语前。因为此时他已经有了发出声音的能力,不过还没有说话的能力,于是他发现采取尖叫的方式也能够与大人“沟通”,例如尖叫能呼唤爸爸妈妈,还能够让爸爸妈妈关注自己,理解自己的需求。学会使用尖叫,说明宝宝可以自由驾驭“语言”了,也标志着宝宝的心理发展良好,为学会真正的语言做着准备。

    刚刚进入这个阶段的宝宝会对自己拥有的尖叫能力感到兴奋,觉得自己能够发出这种尖厉奇特的声音是一件相当刺激、有趣的事。在他们想表达什么的时候,就会用尽全身力气去喊叫。如果他们的叫声成功地吸引了人们的注意,下一次,他们的分贝会更高,持续的时间会更长,并乐此不疲地继续尝试。如果大人在宝宝尖叫之后出现特殊的表情,例如夸张地张大嘴巴、瞪大眼睛等,那么宝宝就更会把尖叫当成一种游戏,因为他希望看到大人那丰富的表情。

    尖叫的不良影响

    正常情况下,随着宝宝的语言能力不断增强,词汇量也不断增加,宝宝的尖叫就会逐渐减少,但如果家长没有及时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教育,不能正确地帮助宝宝度过这段语言学习的过程,尖叫就会成为宝宝的一个坏习惯,长时间下来会对宝宝成长、学习造成负面的影响。

    1.影响身体健康

    长时间的大声尖叫,可能会影响宝宝自身的听力和发音系统,造成听力下降和声带受损,更有甚者可能变成无法恢复正常声调频率的遗憾。尖叫久了不仅口干舌燥,有时还会出现呕吐的现象,影响幼儿身体健康。

    2.养成不良习惯

    在很多情况下,往往宝宝一尖叫,父母就马上妥协,容易让宝宝养成“先声夺人”的不良习惯。比如:在练习技能时,宝宝因为做不好而烦躁,并通过尖叫的方式表达,家长一听到尖叫就处处“代劳”,这很容易让宝宝舍弃一切自我学习的机会,待宝宝长大后便会发现,周围同龄人都有基本的生活能力,自己却没有,不仅容易被排挤,也会影响宝宝的自信心。

    3.影响性格养成

    宝宝如果习惯以尖叫的方式来发泄情绪,对宝宝的情绪管理和性格养成都会有不良的影响。经常尖叫会让人习惯用粗暴的方式处理问题,变得缺乏忍耐宽容、忌妒心强、容易半途而废、自暴自弃等,而且这样的处理方式也很难获得别人的认同。因此,在人际关系上自然无法与人维持正常的互动。

    4.影响能力发展

    遇到问题,不愿意去面对或解决时,“尖叫”就成了宝宝表达需要、寻求协助的方式。宝宝一尖叫大人就帮他处理,宝宝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并且会形成依赖的性格,在面对困难时,自己没有能力解决,总寄希望于别人来帮忙解决。久而久之,宝宝就会出现难以适应团体生活,难以面对忍受挫折,稍有挫折压力,便会无法应变处理,“逃避”便成了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宝宝进入“尖叫期”,爸妈怎么办?

    1.排除危险信号

    在宝宝尖叫时,我们需要先观察宝宝情况,如果宝宝的叫声欢快,情绪正常,那可能是宝宝玩得开心而发出的叫声。如果叫声痛苦,或者看起来很急躁,家长应该先检查宝宝是不是哪里不舒服,找到宝宝尖叫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要特别注意排除以下两种情况:

    ●听力问题:如果你常抱怨“他从来不听我说话”,或者你发现要他做什么事时,必须一再唠叨跟他说很多次;或者他无法用很小的声音或很平的语调清楚且正确地表达他所要说的话,常说:“什么?”那么宝宝也许需要到医院进行听力检查、评估。如果宝宝经常感冒而导致耳朵感染发炎,生病期间他的听力也许会暂时受到影响。

    ●脑部问题:如果你觉得宝宝的尖叫声音比较怪异,要注意排除是否是疾病引起的。某些脑部有问题的宝宝也可能会发出尖叫,但那种叫声比较怪,声音异常。如果觉得情况有异,可以注意观察宝宝的叫声,必要时去医院诊治。

    2.分辨需求,延时满足

    宝宝的尖叫往往是传递某种信号,可能是表达情绪、表明需求、吸引注意或自娱自乐……我们需要在观察的基础上判断出他想要表达的需求,如果没有什么危险,就不要马上去做宝宝所要求的事,免得强化他以尖叫来达成目的的意识。爸爸妈妈可以先让宝宝听见你的声音或看见人,并用语言告诉宝宝:“妈妈正在忙,宝宝稍微等我一下。”

    3.做好“语言”的翻译官

    对处在语言敏感期的宝宝,我们还可以巧用这个机会,做宝宝“语言”的翻译官,把宝宝想通过尖叫表达的意思转换成标准的语言。比如,宝宝尖叫示意某种需求时,妈妈可以用简单的语言慢速地问他:“宝宝,你想让妈妈做什么?”他可能会用动作或者简单的语言回复。比如想让家长帮忙打开一个盒子,他可能会递过来说“开”,我们可以根据场景猜测宝宝的意思,再用清晰的语言重复他的想法并向他确认:“宝宝,你是想让妈妈把它打开吗?”如果妈妈猜对了宝宝的想法,宝宝就会点头。我们在得到宝宝的回应后,要用语言及时回应宝宝并满足他的需求:“哦,好的,妈妈这就给你打开,看,开啦!”

    妈妈用这样的方式引导宝宝,不但教会了宝宝遇到难题怎么向妈妈求助,同时也教会了宝宝怎么与人沟通,提高了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是在这样的互动中,宝宝的语言能力和词汇量会逐步得到发展。

    4.坚守底线原则

    如果宝宝是通过带有情绪的尖叫来威胁妈妈。比如因为妈妈不满足他某项不合理的要求而大声尖叫表达不满情绪,我们一定要坚守底线,不要一听到宝宝尖叫就妥协。宝宝有情绪,可以让宝宝尽情地发泄。发泄完了,宝宝就安静了。不过,等宝宝平静下来后,妈妈最好跟宝宝沟通一下,让宝宝明白这样做是一种不被赞赏的行为。合理的、正确的需要只要宝宝说出来,妈妈就会满足,而不正确的要求,即使尖叫一天,妈妈也不会答应的。当他发现尖叫这种方法不管用时,就会放弃使用这种方法来威胁家长。

    5.做好日常表率

    对于长期尖叫的宝宝,家长在关注纠正宝宝行为的同时,也需要给宝宝营造良好的环境,特别要以身作则,要知道,宝宝是善于模仿的。对于大人,有一点很容易做到的是:不要对宝宝大叫,而要用温和、平静的声音要求宝宝遵守你所说的话。通常,如果宝宝已经注意到你在他耳边轻声说话,他将会平静下来听你说话。

    宝宝尖叫很尴尬,三招教你巧化解

    1.转移注意力

    如果宝宝只是无聊乱叫,父母可以马上拿出玩具,或是拿出一个会发出声音的东西,并立即问宝宝一些问题。只要出现更新鲜的东西或是有人向他发问,宝宝多半会忘记继续尖叫。

    2.和宝宝一起叫

    当宝宝开始大叫时,不妨试试陪他一起叫。这样宝宝可能会停下来,以观察发生了什么事。如果宝宝继续大叫的话,大人也要马上跟着叫。久而久之,宝宝就发现大叫似乎只会引来大人的叫声,逐渐也就不再大叫了。

    3.稍微抱紧宝宝

    当宝宝大叫时一般会全身用力,如果妈妈怕宝宝叫得太久又没有太好的办法,建议先把他抱起来,让他贴着妈妈的身体,然后在他耳边小声说话。这样宝宝就无法继续用力,继续大叫的动力就减少很多。

刘洋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