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知识窗 > 趣味问答

趣说汉字·夜、明、望:夜色未明,举头望月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静夜思》语言朴素,韵味无穷,是千古流传的佳作。在静谧的夜晚,诗人举头望月,思念遥远的家乡。在这一讲,我们为你介绍“夜”“明”“望”这三个字,它们都和“月”密不可分。

    先看“夜”字。在甲骨文中,“夜”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夕”,一个是“亦”——“夕”取自月亮的形体,表示夜晚时分;“亦”和“夜”在古代读音相近,“夜”是一个形声字。

    《说文解字》说:“夜,舍也,天下休舍也。”这里的“舍”是休息的意思。“天下休舍”就是天下都要休息了。在古人看来,夜晚是休息的时间,到了晚上,要按时上床睡觉,可不能做夜猫子。

    说完了“夜”,我们再看第二个字——“明”。它由“日”和“月”组成,所谓“日月为明”。在我们看来,太阳比月亮要亮得多,但在古文字中,“明”的含义却主要来自月光。从甲骨文到小篆,“明”的形体一脉相承。不知你注意到没有?它的左侧有时并不是“日”,而是我们熟悉的“囧”。在古文字中,“囧”不是今天的用法,而是窗户的象形。《说文解字》说:“明,照也,从月从囧。”“明”最初取自月亮照进窗户的形象,在漆黑的夜色中,皎洁的月光确实是最明亮的。

    最后再看“望”字。这个字和月亮也有关系,也许你会说,我们抬头看月亮就是“望”。不错!“望”的古文字就是望月的情景。“望”的甲骨文底下不是“王”,而是一个人踮着脚站起来的形状,上面是一个大大的眼睛,表示远望。这只眼睛在看什么?人们经常眺望的就是头上那一轮皎洁的明月。到了金文中,在眼睛旁边又加一个“月”,表示望月。到了小篆,又加了一个“亡”,作为“望”的声符。这个字形不断传承,形成今天的写法。

    既然是看月亮,“望”一定是看远处的东西,而不是近处。我们说看书,而不说望书,是因为书本离眼睛很近;说望远镜,而不说看远镜,是因为望远镜帮我们遥望远方。在古诗词中,更有各种各样精彩动人的远望。“齐鲁青未了”是远望齐鲁大地,“决眦入归鸟”则是远望归来的飞鸟。

孟 琢 张燕语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