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知识窗 > 快乐阅读

都市逻辑:红灯必须停的理由



    在国土上,卢森堡是一个小国;在金融上,它却是一个大国。我们想拍摄一下他们的银行街,却受到了阻拦。

    阻拦者不是警察,而是一家银行的职员。他见到我们扛着摄像机正准备作全景式的扫描,便像触电似的箭步朝我们跑来,边跑边举手示意我们停止拍摄。这让我们很奇怪且有些生气,哪有大街上不准摄影的?我们刚才在政府大厦和高等法院门口拍摄,都没有受到阻拦。

    这时,快步走过来一位戴眼镜的先生,自称是总经理,态度非常客气。他用法语和我们交谈,精通法语的当地朋友与总经理聊了一会儿便笑着转过身来告诉我们:“只有一个理由,他们是为了保护出入银行的顾客,保证他们不被摄入镜头。”

    初一听有点儿吃惊,但不到几秒钟便立即领悟了拒绝背后那张严密的逻辑网络。

    按照西方法律观念,个人财产的提存往来是一个人的重要隐私,但是,人们不乐意在隐私受到侵犯之后再谋求法律保护,而是希望提存往来的一切环节都能拒绝被侵犯的可能。正是这种愿望,构成了现代金融业的信誉基座,也成为同行业间的竞争所在。

    卢森堡银行向各国客户许诺,一切客户的资料不仅对他人保密,也对国家机构保密,即便国家财政机关也不能以征税的目的了解客户的情况。除了刑事诉讼,银行拒绝在其他任何诉讼中出面作证。银行如果违反了这些规定,反而要承担刑事责任。

    这就明白了,卢森堡银行为什么要如此严密地提防自己的客户进入别人的摄像镜头了。

    我觉得,这样的小事,触及了欧洲文明的经络系统,蕴藏着人身权、私有财产权等一系列社会大原则,只要一着破损就会全局震动,因此他们小心翼翼地设置种种禁忌。

    这种禁忌最通俗地表现在交通规则上,虽在我们中国也已逐渐普及,但是,蕴藏在交通规则背后的逻辑,我们却未必能领会。

    很多人认为遵守交通规则一是为了人身安全,二是为了交通畅达,还会有别的什么逻辑吗?

    有一天我和一位德国学人在斯图加特的一个路口等红灯,顺便说起,在这人口稀疏、交通冷清的城市,极目左右都没有车辆的影子,即便冲着红灯直穿过去也没有任何危险,但人们还是规规矩矩地等着,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究竟出于一种什么制约?他说,规则后面有一个严密的逻辑,足以把一切例外全部抵消。

    我请他把那种严密的逻辑演绎一下,他就顺势推衍了以下几点。

    一、据统计,城市的街道穿行者中,受交通事故伤害最大的群落,是孩子。

    二、孩子们承受着太多来自成人的行为规范教育,但试验证明,最有效的教育来自他们的自身观察。

    三、据统计,孩子观察世界的一个重要地点,是自家的窗口。因此,当你四顾无人无车,放心穿越红灯的时候,根本无法保证路边排排高楼的无数窗口,没有孩子在观看。

    四、于是你进入了一个逻辑悖论:当你安全地穿越了红灯,等于给孩子们上了一课,内容是穿越红灯无危险。只有当你遭受伤亡的时候才能给孩子们正确的教育,但你又不愿意为这样的教育支付如此惨重的代价。

    五、面对这样的悖论,唯一正确的方法是放弃穿越,既不让孩子们看到穿越的安全,也不让孩子们看到穿越的危险,一见红灯就立即停步,让孩子们看到一种无须别人监督的生命规范。

    这番推衍,虽是从孩子的角度,却严丝合缝,很难辩驳。

    我想,仅从上述金融规则和交通规则两端,已大致可以说明现代的“都市逻辑”是怎么一回事了。这些小事让人不能不深深感念启蒙运动。就像康德说的,欧洲启蒙运动的巨大功效,是让理性渗透到一切日常生活中。

余秋雨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