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知识窗 > 快乐阅读

不一样的大师



    “大师”的光环格外耀眼,其实,大师也是普通人,为了成功,他们往往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大师也是性情中人,有着许许多多寻常故事……

    大师都是“笨人"

    陈鲁民

    近读几本名人传记,受益匪浅。我发现一个规律,古今中外那些大师都是“笨人”,笨得好笑,笨得出奇,但最后都笨出了大名堂,笨成了大师。

    大师都爱下笨功夫。胡适说:“这个世界聪明人太多,肯下笨功夫的人太少,所以成功者只是少数人。”以国学大师钱穆为例,他几十年如一日做读书笔记,一丝不苟地查抄资料,每日读书写作10个小时,踏踏实实地钻研学问。学者张自铭评价他:“辛亥以还,时局屡有起伏,先生未尝一日废学辍教。”历史学家孙国栋说:“钱先生研究、讲学、教育、著述兀兀80年未尝中断,这番毅力精神旷古所无。而学问成就规模之宏大,实朱子以后一人。”钱穆自己总结治学体会时也说:“古往今来有大成就者,诀窍无他,都是肯下笨功夫而已。”

    大师都爱用笨办法。达·芬奇小时候跟著名艺术家佛罗基俄学画,老师要他从画鸡蛋开始,练习光影、渲染、素描、配色、留白、布局等技巧。他每天拿着鸡蛋,一丝不苟地照着画,一画就是三年。不知不觉间,他的画画水平突飞猛进,很快超过了老师。后来,达·芬奇画的《最后的的晚餐》和《蒙娜丽莎》等作品成了世界名画,他也成为伟大的艺术家。背书,也是笨办法,但很多大师喜欢用这个办法,并乐此不疲。早年,章太炎在台湾做记者,一次与同学李书聊天,他自信地说:“在我所读的书中,95%的内容可以背诵出来。”李书不信,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于是把自己读过的经书全搬了出来,想考倒他。不料,章太炎如数家珍,连哪一句出自哪本书的哪一页都丝毫不差,李书佩服得五体投地。有这样的背功,章太炎后来成为海内外闻名的国学大师,想想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大师都爱使笨劲儿。钱钟书的脑子很好用,幼有神童之誉,但做起学问从不偷懒耍滑,舍得使笨劲儿。进入清华后,一些“聪明”学生开始优哉游哉,享受生活,而他的目标是“横扫清华图书馆”,每日泡在图书馆里,抄抄记记,梳理勾陈,甘之如饴。最能代表他学术成就的《管锥编》,引述4000余位名家的上万本著作中的数万条书证,汪洋恣肆,博大精深,这是他下了一辈子笨劲儿的结果。爱使笨劲儿的还有大发明家爱迪生,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他发明灯泡的过程,为了选择合适耐用的灯丝,他先后试验了1600多种不同耐热的材料。这种不厌其烦、不怕重复的笨劲儿,终于使他获得成功,给人类带来了光明。

    点击

    《老子》说:“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其实,大师们的这些笨功夫、笨办法、笨劲儿,都不是真笨真傻,只不过是他们不愿走捷径,不肯投机取巧,想扎扎实实做学问,一丝不苟干事业而已。那些当初嘲笑他们笨的“聪明人”,早就湮没无闻甚至被淘汰了,而这些靠笨功夫立身,用笨办法修业,使笨劲儿做事的“笨人”,不经意间都成了各行各业的巨匠。因而,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给人题词时,常写“宁拙毋巧”四字,这揭示了成功的奥秘。

    大师不“迂腐"

    齐人

    中国近现代史上那些学贯中西的文化大师们,大多灵活变通,毫不拘泥,他们对外来文化有用者留,无用者弃,绝不会傻乎乎地把某些怪异的思想,一点不走样地贯彻到底。

    比如,教育家陈序经是留学美国的“洋博士”,虽然对西方文化颇感兴趣,但家里从不吃西餐,且“每以祖国烹调艺术之高超而无限自豪”。一次,陈序经与国学大师陈寅恪等一起吃饭,大家都用刀叉,唯有陈序经用筷子,“文化古董派”陈寅恪先生开玩笑说:“看来,陈校长的西化是假,我的西化才是真的。”

    陈寅恪的老朋友吴宓先生,对西方文明嗤之以鼻。不过,他最喜欢吃西餐,他的学生何炳棣回忆说:“当年,清华大学西餐馆里的常客是吴宓教授,每每吃得津津有味,还时不时呼朋唤友一起享用。”

    再如看病。人命关天时,只要能治病,才不管中医西医呢。梁启超先生堪称“国学大师”,患重病时,也曾毫不犹豫地找西医治疗。

    学者殷海光先生,本来对西方文化赞赏有加,可是,他患病找西医治疗无效时,最终又求助于中医药。据友人徐复观回忆:“他知道胃癌复发是绝症,但直到最后,他都不放弃求生的希望。我从他的学生口中,早已知道他在服用中药;但因为他过去曾强烈地反对中药,所以,在我面前一直对吃中药的事加以掩饰;等到他太太在我面前露出底儿来了,他才不好意思地说‘现在是中西并进’”。

    鲁迅先生似乎是个反例。他因当年目睹了太多中医为父亲治病时的“花架子”,因而比较抗拒中医。他在医疗上的固执,完全不同于他在文化上的“兼容并蓄”,也没有文化上的“拿来主义”那样豁达通变:“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茅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

    点击

    大师之所以为大师,就是因为其不拘一格,“万物为我所用”,用得有理、有节、有度,既有坚守理想的一面,也有实用主义的一面;既有循规蹈矩的一面,也有灵活变通的一面。或许,这就应了白石老人的那句名言:太固守常理是为媚俗,太自由随意则为欺世。

    大师也哭

    唐宝民

    有一回,林语堂先生为女儿讲唐诗,讲到崔护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时,他动情地哭了,哭得涕泪横流,将书都打湿了。有时和女儿一起读《红楼梦》,他也哭得眼泪汪汪。

    还有一回,林语堂先生赶到奥地利莫扎特墓前,泪如雨下,他说:“我向不喜欢流泪,到此也流了。他的音乐,是那样细腻缠绵,是含泪而作的。”

    马星野见过三次林语堂流泪:第一次是到台湾拜谒胡适墓时,他流泪了;第二次是向马星野讲述幼年往事,谈到二姐时,他哭了;第三次是1969年去比利时参加“世界笔会”,拜托在巴黎的苏秀法到比利时安排接待,结果,苏秀法带着长子开车前往比利时,途中发生车祸,苏秀法的长子丧生,林语堂先生得知以后,哭了。

    林语堂先生风和日丽的时候流泪,听见山上鸟声也流泪。圣诞节的时候,儿子林太乙带他到百货公司,到处都是节日气氛,林语堂却从柜台上抓起一串假的珠链,泣不成声。林太乙觉得,这个世界太美了,父亲舍不得走,所以总是流泪。

    再说说文坛名家沈从文先生。研究他的专家说:“沈从文本来就是感情纤细、敏锐的人,流泪是感情表达的一种自然方式;同时,他也是个隐忍的人,会用其他的方式来压抑、分散或者表达感情。”

    1977年,诗人穆旦去世,年仅59岁。沈从文与穆旦交往很深,听说穆旦的死讯后,他流泪了——“得消息时,不禁老泪纵横!”在家中听到伤感的音乐,他也会流泪。据沈虎雏回忆:“一次,母亲见他(沈从文)独坐在藤椅上垂泪,忙问是怎么回事,他指指收音机——正播放一首二胡曲,哀婉缠绵。他说:‘怎么会……拉得那么好……’泪水又涌出,他讲不下去了。”

    点击

    大师们的眼泪,既有对弱者的同情,也有对逝去岁月的伤怀,还有对故去亲友的怀念,让世人看到了他们的真性情,看到了他们悲天悯人的心,看到了他们如普通人一样也有七情六欲、喜乐苦悲。这样的大师,不再高居神坛,而是让人亲近,满身烟火气。

江苏 王丽华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