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知识窗 > 百科知识

年是什么味儿?



    春节快到啦!小智的编编们已经心痒痒地挠心挠肝了,只想快点去撒欢!不过,也有人不想撒欢,因为他觉得没年味儿。于是乎,小智编辑部里展开了一场大讨论——

    “谁说没年味儿?你若去海南,那一海滩的人就是闹哄哄的年味儿。还是喜欢我的最北方,让我在清醒中狂欢!”

    “我才不要被冻成冰冻成狗,我宁愿在南方的艳阳下晒成狗!”

    “冻成狗,晒成狗,都不要!请让我吃成狗吧!哈哈,油泼面臊子面、裤带面……我来啦!”

    “哎,你们把俺和俺家汪都震惊成猫了!俺哪儿也不去!俺要回俺的大山东!”

    “我听出来了,你们各有所爱,那就东南西北各自飞,记得飞回来交稿子!”

    地理坐标:北极村 冰雪味儿里嗨翻天

    在火车上,邻座的老大爷问小桶去哪儿,小桶说北极村。老大爷点点头,一本正经地说:“北极村值得去,人活着么,就该找到北。”哇,简直一语惊醒梦中人啊。北,是地图向上的方向,在生活里,它就是方向,生活有了方向,便有了光亮。

    哇,北极村到了。到了北极村就算是找到“北”了,因为在中国没有比它更北的地方了。北极村是漠河最北端的一个小村庄,座落在祖国的“鸡冠”上,是中国的“北极”,也是中国最冷的地方。在北极村,村里的一切都是中国的“最北”,有最北邮局、最北小学、最北哨所……甚至最北的厕所。

    这里的新年气氛从腊月就开始发酵了。一进入腊月,家家户户就都备起了年货,鸡鸭鱼肉、水果、干果、酒水饮料,一样都不能少。家家户户的烟囱都忙着吐烟,厨房里热气腾腾,一锅又一锅的馒头、花卷、豆包端出来了。杀年猪也是不可少的,不然怎么能在餐桌上吃到猪肉炖酸菜、蒜泥血肠和炖大肘子啊?哦,你担心他们家的冰箱装不下?嘿嘿,大自然就是最好的冰箱。零下三四十度的温度,无论存放多少年货,都保证给你冻杠杠的。

    大年三十的团圆饭是新年的高潮。东北人的年夜饭有两顿,下午三四点钟是第一顿,这一顿鸡鸭鱼肉、肘子、排骨全都有,满满一大桌,一家人在一起笑声满堂。晚上一家人一边看春晚一边包饺子,在午夜十二点之前,屋外的鞭炮响声震天时,就开始下饺子,迎接年的到来。

    地理坐标:深圳南澳 香火味儿中“舞火龙”

    “哇,大海碧绿、空气清新、海风凉爽!”小白站在深圳大鹏半岛最南端的南澳街道抒发着满心的诗情画意。不过,小白可不能在这儿一直杵着欣赏大海,她的终极目标是亲眼看一看“舞火龙”。

    “舞火龙”就是舞草龙,起源于明代,盛行于清代,并一直流传至今。这个习俗源于南澳渔民的海上生活。南澳人以出海打渔为生,最怕海上起龙卷风了。所以,每逢初一和十五,人们都在自家船上点起香火,朝大海跪拜,祈求妈祖保佑。传说,妈祖托梦给南澳渔民,说只要在正月初二舞龙,就能够得到龙神的庇佑,镇住海上的龙卷风。从此,南澳渔民就在每年的正月初二舞龙祈福。

    因为渔民们经济条件有限,所以只能选择最廉价最易获取的材料——野草扎成草龙。渔民们以船为家,在岸上也没地没屋,没办法存放大量的草龙材料,所以就产生了“扎龙”、“舞龙”、“送龙”三个环节要在同一天完成的习俗。这就是所谓的“一天龙”。

    正月初二一大早,南澳的汉子便上山割草。割回来后,还得摊开晾晒。下午5时开始扎龙。龙身用南澳山上特有的“剑草”扎好后,在龙头和龙身上插上香火和花花绿绿的饰物,一条草龙就算完成了。晚上,在天后庙门前的小广场上进行舞龙。舞龙者们跟随龙珠的节奏,舞动龙头,龙头向右,龙尾便摆向左,整个火龙逶迤曲折地前进。家家点燃红烛,奉上鲜果、水酒,燃放鞭炮,迎接火龙。整个渔村鞭炮、锣鼓齐鸣,火光冲天,场面壮观极了,喜庆极了。

    地理坐标:陕西关中 酸酸醋味儿迎“强健”

    小智的春节之行可以说是最省钱之旅,因为陕西老乡热情啊!一听说小智要来陕西体验过年,她的一位“老”作者立马说:“我老家新装修了几孔窑洞,你若不来窑洞住,就跟没来一样儿!”这热情似火的邀请,正中了小智的下怀,那就出发!

    陕西关中过年从腊月二十三“祭灶”就开始了。腊月二十三也叫“过小年”。这一天,每家都要烙些饼子,供奉“灶王爷”,这个叫“祭灶”。过完小年,家家户户就准备过年了,杀猪宰羊,碾米磨面,做点豆腐,购买蔬菜,吊挂粉条,准备好过年所需的一切食物。腊月二十七到二十九为关中人的蒸馍时间,每家都要蒸上几笼馍馍,一直吃到正月十五以后,因为这里有“正月十五之前不擀面”的习俗。大年前两天,人们还要“扫舍”。“扫舍”就是全面大扫除,家里的各个角落都要认真清扫一遍,洗衣洗被也是其中的工作内容。这些力气活,要全家总动员才能在一两天内搞定。

    一直忙碌到除夕,就万事俱备了,贴对联,打醋炭,挂红灯,净院落,只等大年三十闹一宿了。打醋炭,这是一种独特的陕西习俗。在铁勺上放一块烧红的煤炭,再浇上醋,在家皇的每个角落进行,意为驱邪。实际上这是一种科学的杀菌消毒的办法。除夕是全家团圆的日子。无论在外多远的人,都要赶回家。入夜后,家家户户明灯高照,有的还要在院子或田地燃起火堆,燃放炮竹。除夕守岁的主要活动就是包饺子。一家人坐在一起,擀面皮的擀面皮,包馅的包馅,其乐融融。正月初一,天刚放亮,人们便起床放“开门炮”,意味着开门大吉。然后,老人们忙着迎神、接灶君,孩子们跑去出拜年。这里的拜年叫“问强健”,小辈见了长辈都要“问强健”,像“爷爷强健啦”,长辈回答“娃娃乖着哩”,意思是夸孩子健康进步。这样的新年气氛会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

    地理坐标:山东曲阜 民俗味儿里讲究多

    逃逃每年都必须回老家过年,不然的话……哼哼,老爸的脸色和老妈的唠叨可不好扛!

    逃逃一路风尘到了家门儿,儒家文化气息便迎面而来——“家居鲁国多君子,地接尼山近圣人”,这是极有特色的曲阜春联,而且这些联句代代相传。春联多用黄丹纸或大红洒金纸写成,这种色纸大多有白边,俗称“白头”,并不裁去,而是故意留在对联的下端,取“白头到老”之意。

    各种炸货、蒸货、炖货,让逃逃大饱口福。当然这些都不是春节里的主角,敬天祭祖才是整个春节的核心。除夕晚上要摆上祖先的牌位,在牌位前供上鸡、鱼、肉等菜品,点上香烛。这些供菜,所有的百姓都可以用鲤鱼,但独有孔姓人家不能用鲤鱼,因为孔氏二世祖名为孔鲤,所以孔家不仅不能用鲤鱼祭祖,就连提到鲤鱼时,也须避祖讳改称为“红鱼”。人们在子时之前下饺子,饺子出锅,头几碗要用来祭拜,先敬天地,再拜祖先。

    曲阜的年夜饭是非常热闹的,因为俺们这里吃火锅。火锅煮沸,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日子红红火火。除了火锅,还要有鱼,因为“鱼”和“余”谐音,象征着“吉庆有余”。一大家人围着一大桌丰盛的年菜,分享这一年的收获,也分享对未来的期许。快乐的气氛在除夕的夜空里荡漾。

摘自《智慧少年》2018.0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