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首页>资讯>新闻

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暨丝绸之路文化周——丝绸之路西北地区珍贵古籍展

时间:2014-05-25 来源:陕西省古籍保护中心

  

 

 

   为了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大战略构想,推动沿丝绸之路西北线各省份古籍保护工作,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陕西省文化厅牵头联合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五省区文化厅和图书馆,于2014523-27日,在陕西省图书馆共同举办“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暨丝绸之路文化周系列活动之丝绸之路西北地区珍贵典籍展”。期望抓住机遇,促进西北文化大发展,使文化软实力在推进西北经济强势发展中起到持续充血作用。出席此次展览开幕式的领导有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张志清、西北五省文化厅厅厅长、图书馆馆长,河南省、福建省文化厅厅长等。开幕式上,张志清馆长首先致开幕词,对西北五省的古籍保护工作进行了充分的肯定,之后各省厅领导签署了文化发展联盟合作框架协议。 

  “丝绸之路西北地区珍贵典籍展,是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暨丝绸之路文化周系列活动之一,也是西北五省区文化战略与合作的重要组成。这次展览内容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以展板文配图形式介绍丝绸之路。共设计大幅宣传展板77块,重点以文字介绍丝绸之路历史,插配重要图片,直观再现往昔丝绸之路盛况,凸显作为丝绸之路起点的古都长安及其沿线文化、经贸遗韵与辉煌,让人们更多了解古代丝绸之路,更深刻理解贯彻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战略构想。第二部分内容是以丝绸之路为契机,汇聚展出西北五省区珍贵古籍,特别是收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珍贵古籍。这是展览的最大亮点。在西北五省历史上,甚至在全国范围内,数省联办大规模珍贵文献展出,尚属首次。 

  这次丝绸之路西北地区珍贵典籍展,有以下几个显着特点:1.西北五省重要古籍都参与展览,规模宏大,展品丰富。此次展览,共展出古籍181部,陕西省101部、甘肃省20部、宁夏19部、青海20部、新疆21部,涉及27家公藏、1家私藏,其中,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共130部、少数民族古籍18部、晋元本14部、明本116部、清本33部。陕西省图书馆参展古籍共55部,数量最多。此次展览,珍品荟萃,琳琅满目。比如陕西省图藏宋刻元补明递修本《碛砂藏》、元大德十年(1306)刻明嘉靖递修本《南史》、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藏元建阳书坊刻本《纂图互注南华真经》、三原县图书馆藏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刻本《陕西通志》等;甘肃省馆的宋刻宋元明递修本《周书》、 宋嘉泰四年(1204)吕乔年刻元明递修本《东莱吕太史文集》、明抄本《太平御览》、唐写本《妙法莲华经》等;青海省图藏清雍正五年(1727)内府刻本《钦定诗经传说汇纂》、明正德十年(1515)张淮刻本《洪武正韵》,青海省私人收藏家所藏明刻本《法王松赞干布十万宝训》等;宁夏省图藏明初建阳刊本《新编古今事文类聚》、宁夏考古所藏西夏文佛经纸本《吉祥遍至口本续》、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藏西夏写本《佛经长卷》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藏《穆圣传》、《卡尔巴拉依战役》等。2.展出的展品从两晋至清代,时间跨度长,版本价值高。最早的是甘肃省的东晋写本《金光明经》,还有珍罕的唐代佛经写本、宋元刻本、明清珍稀本等等。3.版本类型齐全,应有尽有。写本、刻本、稿本、抄本、手绘本、活字本全都囊括其中,观赏品鉴,宝爱养眼。4.展品语种多,凸显丝绸之路地域性特色。在展出的珍贵古籍中,除大量汉文古籍外,还有西夏文古籍、维吾尔文古籍、藏文古籍。这反映了丝绸之路所经之地的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大趋势。5.宗教典籍丰富,反映了多民族多文化传播的特色。这次展出近十件宗教经卷,有些可以归为敦煌遗书。丝绸之路所经之地,正是多民族汇聚之地,也是东西方文化传播通道,不同民族的宗教文化信仰各自不同,又相互影响,形成宗教文化多种多样。比如伊斯兰教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基督教文化等,通过丝绸之路进行广泛传播和改良吸纳。6.将修复演示搬进了展厅,直接面对读者进行修复工作。陕西省图修复组每天安排两名修复人员在展厅进行修复工作,此举将神秘的修复工作直接展示在公众眼前,吸引了众多参观者驻足停留,有的修复爱好者还向工作人员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询问和交流。 

  总之这次丝绸之路西北五省区珍贵典籍展,规模空前,内容丰富广泛,有诸多重要特点和与众不同。陕西省文化厅积极响应中央号召,竭尽全力把这次展览办好,让全社会了解古丝绸之路,实现习主席提出的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重视古籍保护,强化文化软实力,让经济发展文化先行的理念深入人心。

 

 

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张志清先生致辞

陕西省文化厅厅长刘宽忍签署协议

甘肃省和青海省图书馆古籍部工作人员参展

  读者参观

读者参观

古籍修复保护演示

古籍修复保护演示

附件: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