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征集动态

罗玉梅女士向我馆捐赠书籍《汉调二黄口述史》

时间:2018-12-30 责任者:

  

 

 

  2018年12月10日,罗玉梅女士向省图书馆地方文献部征集组捐赠了3本《汉调二黄口述史》。由陕西旅游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汉调二黄口述史》,是罗玉梅女士历时5年,走访42位汉调二黄老艺人和戏迷,根据他们口述而写成。罗玉梅女士用最原始、最鲜活的方式反映了明清以来200年间汉调二黄戏种发展的艰辛历史,记录了剧种传人的心路历程,还原了剧团、剧目的史实真相,解析了剧团从繁荣到衰败的过程,展示了地方文化的多彩画卷。书中涉及人物众多,事件繁杂,需要在阅读中慢慢组合拼接,才能在琐碎的讲述中,在大大小小的历史事件中,在许许多多的人物身上感受汉调二黄跳动的脉搏。让普通人讲述历史,成为了这本书最重要的价值,并且本书也具有相当专业的学术价值和丰富广博的文献价值。

 

 

 

  作者简介

  罗玉梅,安康市群众艺术馆退休干部、安康市第三届政协委员、文史委员会成员,陕西省戏剧家协会会员、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她自幼进入汉剧团,长期从事音乐演奏、创作、研究工作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大量戏剧词曲方面的论文及文学作品面世,其撰写的《浅论汉调二黄音乐特征》荣获陕西省第五届艺术节论文二等奖。出版有《汉调二黄唱段选编》等著作,《汉调二黄口述史》为其首部纪实类专著。

  汉调二黄简介

  汉调二黄也称陕二黄、山二黄、或二黄戏,是陕西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音乐唱腔,与皮黄系统各剧种基本相同,以“西皮”和“二黄”两种声腔为主干,与京剧接近。流行于陕南和陇东,是二黄腔调从湖北沿汉水进入陕西而形成的,因它是在汉水流域由西皮、二黄结合形成,故又称“汉调”。

 

 

 

  汉调二黄的剧目丰富多彩,在艺人中久有“唐三千、宋八百、野外史传数不得”之称。除衰落时期大量遗失的剧目外,仅现所知的有传统剧目一千四、五百本之多,其中抄录存本者达九百三十七个整体戏和折子戏。

  汉调二黄的取材范围从上古传说到明清故事,活像是一部“中国通史演义”。艺术风格上,喜剧与悲剧兼备,文戏与武戏并重,历史故事与神话传说为主,整本与连台颇多。尤以文戏的唱词繁、本头大、行当全为其特色。其中《炼石补天》《曹刿论战》《征北海》《进妹喜》《黑逼宫》《尝百草》《女界牌》《有莘三聘贤》等二百多个剧目,为陕西二黄所独有的罕见剧目。

  汉调二黄的行当,分为十大行: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贴、九老、十杂。舞台表演,以细腻精到、认真传神为观众所赞赏。它讲究创造角色,要求把握人物性格与身份、情态,做到含情入理。讲求按照所写地理环境与人物籍贯,准确使用方言、土音,一个名角须习数省口音,借此以增强故事的地方色彩或人物的某些特征。

 

 

 

  二黄音乐唱腔属板腔形式。其曲调简朴中存幽雅,婉转中有激昂,旋律注重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吐字讲求尖团分明,而且要求达到清亮准确、字正腔圆和满腔满调。

  目前,安康汉剧团为全省唯一保留并不断发展的专业团体。安康学者束文寿的研究成果《论京剧声腔源于陕西》,荣获第二届王国维戏曲论文奖一等奖,并在《中国戏剧》等多家专业期刊发表后,其汉剧是京剧之母的观点已初步得到戏曲史研究界的认可。这一研究成果,使汉滨区至今保存的汉剧音乐、脸谱、剧目等艺术资料,在京剧和其它相关剧种的产生流传,中国戏曲文化发展流向等学术研究上,具有“活化石”的作用与价值。

  2003年,陕西省文化厅授予汉滨区“陕西汉剧(汉调二黄)之乡”称号,2006年,汉剧(汉调二黄)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保护名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