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县文史资料》
《县志》称:“岭在邑东三十里,横亘曲折有十八弯,为汉南之通道。堪舆家谓之天马,此岭之得名也。岭麓为铺,岭头有息肩亭三楹,岭腰有关圣庙六楹。每曦轮初涌,红日烧暗,谷中山形益秀,若连骑奔而驰者,甚可观也,曾建坊于亭前”。
此景在晨曦朝阳之时,欣尝马岭十八弯(今称九里十三弯),山势如连骑奔马之壮。且有亭台庙宇,可供游览,旧志艺文甚多。兹选录如下:
l、天马峰头驻马看,团栾红日嫁青山,
深豁邃壑重重色,人影千寻在远湾。
2、马岭湾坊联:
古道出山腰曲屈宛如天上路
阳光临岭面往来恰似日边人
3、马岭铺坊联:
马岭有缘驰骥足
风山何幸听鸾音
4、息肩亭联:
亘二十里鸟道羊肠至此便堪驻足
历千百年车尘马足惟兹可以停*[左马右(上厶中大下水)]
今马岭景色亦有变化,损者少而增者多。昔日山麓之铺,岭腰之庙,岭头之亭虽不复存,然今日交通尤有更新,抗日之时。路蜿蜓越过山颠。建国之后,改建为柏油马路,山麓铁路隧道横穿其下。岭南铁桥飞架秦巴,岭北荒山变桑桐,昔日马岭为一景,今日马岭锦添花。
出处: 《石泉县文史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