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论著 > 耕播集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秦始皇帝陵研究/秦始皇帝陵内水银研究

刘占成


  按语:该论文发表于《秦文化论丛》第十五辑。文中根据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自然科学工作者,应用勘探地球化学中的汞含量测定技术,以及2002年国家“863计划”物探成果,确认了《史记》关于秦陵地官内存在水银的记载的可靠性。对于地宫内水银含量问题,笔者认为不容乐观。参考西北大学地质系援朝学友提供的世界汞产量、储量的资料,提出了秦陵地宫内水银含量绝对不会超过百吨的学术观点。文后还根据最新资料,提出秦陵地宫内的水银主要来源于陕西旬阳水银山,为秦陵地宫内水银问题研究提供了极其重要的依据。
  秦始皇帝陵坐落在骊山北麓的山前冲积扇上,南依骊山,北临渭水,地势南高北低。陵区规模宏大,埋藏丰富,是我国古代保存至今的最大的一座帝王陵墓。据史书记载,秦始皇陵内除“奇器珍宝”之外,还有“水银河”的存在。那么,秦始皇陵内究竟有没有水银,水银量有多少,水银在墓内的作用是什么,等等问题需要我们做进一步的解读和研究。虽然已有学者做了专门论述和讨论,但笔者总觉得理论的探讨距历史的实际还存在一定距离,所以不揣浅陋,略述管见,求教学人。
  陵内水银存在的科学依据
  关于秦始皇陵内水银存在的科学依据,我们只能从古代文献的记载和现代科学测试的结果来寻找。
  古代文献中关于秦始皇陵内水银的记载,我们可以找到几条。为了使读者更全面地了解文献记载的原意,我们不妨把相关记载比较完整地摘录如下:
  《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初即位,穿治骊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藏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汉书·刘向传》:秦始皇帝葬于郦山之阿,下锢三泉,上崇山坟,其高五十余丈,周回五里有余;石椁为游馆,人膏为灯烛,水银为江海,黄金为凫雁。珍宝智藏,机械之变,棺椁之丽,宫馆之盛,不可胜原。又多杀宫人,生埋工匠,计以万数。
  《水经注·渭水注》:秦始皇大兴厚葬,营建冢圹於骊戎之山。……上画天文星宿之象,下以水银为四渎、百川、五岳、九州,具地理之势。宫观百官奇器珍宝充满其中。
  《三辅故事》:始皇葬骊山……下锢三泉,周迴七百步,以明月为珠(《艺文类聚》引作:水银为泉,明月珠为日月。),鱼膏为脂烛,金银为凫雁,金蚕三十箔,四门施徼,奢侈太过。
  上述资料中“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水银为江海”是关于秦始皇陵内有水银的最早最可靠的文献记载,下面的“水银为四渎”“水银为泉”都是依据上面的资料而来的。这些记载把我们带入秦陵地宫内“水银河”闪闪发光、徐徐流动的境界,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遐思。在没有打开秦始皇陵以前,对于史书记载的可靠性、真实性,我们怎样才能去证明呢?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自然科学工作者应用勘探地球化学成分中的汞含量测定技术,对秦始皇陵封土中的汞含量进行了直接测定。测定表明:在125,900平方米的始皇陵封土中,有一个范围约12,000平方米的强汞异常区,它“纯粹是人类活动的产物,而与自然界的富集过程毫无联系”①。汞即“水银”,它本身具有内聚力强、蒸气压高、挥发性强的特点。那么,自然科学工作者在秦始皇陵封土中发现的汞含量异常高、分布比较集中且有规律的“强汞异常区”,显然是陵墓地宫中埋藏的汞挥发而形成的。因而,出现地宫中的汞垂直向上扩散较强而侧向扩散较弱的情况,也合乎情理。
  2002年,国家“863”计划,将秦始皇帝陵遥感与地球物理综合探查技术列入其中。这次探测,在封土堆中部发现了明显的强汞异常,封土堆东南部汞异常也很强,北西侧相对汞异常最弱。这与1981年、1982年测量的结果基本一致。这次物探考古还进行了土壤中气汞测量,并测试了土壤汞的热释谱。土壤汞量测量,反映的是建陵至今土壤累积吸附的结果;气汞测量,反映的是当前土壤中气体的含汞量。结果显示,封土中的汞主要是吸附态低温汞,即来自地宫深部的外来汞,并非封土中本身的汞。②
  我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两次对秦始皇陵封土中汞含量的测定数据和初步研究成果,为我们找到了秦陵地宫中曾存有水银的科学依据,证明了文献中关于陵内有“水银河”的记载是可信的。甚至有可能,地宫中以水银造就的“江河”“大海”,现在还有汞的残留。文献记载和科学测定,使我们大可不必再去怀疑秦始皇陵内设置的水银江河大海的历史事实。那么,陵内有水银,水银的含量究竟有多少呢?这正是我们接着需要讨论的课题。
  陵内水银量问题研究
  秦始皇陵内水银含量问题,是本文讨论的重点。尽管对这一问题已有相关研究,但我们遗憾地发现相关的研究还不够精深、透彻,在关键的含量推导中失之毫厘,差之万里。虽然至今我们还没有机会打开秦陵观察到“水银河”的原貌,但仍然不能改变水银河只是模拟、象征的事实。
  当我们意识到秦陵内的水银河只是模拟、象征的时候,我们对它的含量问题就会有一个比较客观的推测。假如从实际意义的“江河”“大海”去理解,秦陵地宫内的汞储量就是“巨量”“大量”的;若从它只是模拟、象征的江河大海去认识,则陵内的汞含量最多可有“一定量”。
  行内一位考古学者,对秦始皇陵内的水银含量进行了计算推导,提出了自己新的见解。他先把汞异常范围12,000平方米作为一个已知数,再把汞厚度以 10厘米估算,计算出水银体积为12亿立方厘米。按汞在20℃时密度为13.546克/立方厘米,经过推导,最后可以折合为16,255,200千克(公斤),即16,255.2吨。③这一理论推导,数字惊人,秦始皇陵内果真有这么多水银量吗?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
  首先,上面12,000平方米的汞异常范围,它实质上指的是污染区,以污染区的范围面积计算,显然是不科学的。12,000平方米只是强汞异常区,若再把弱区算上,那又会怎么样呢?还有,设想在12,000平方米的污染区范围内水银厚度为10厘米,也只能算为“设想”,难于符合实际。所以推导出来的数字惊人不惊人,都是不能令人信服的。这样的计算,看似严谨,但已知数字的前提随意性太大。把“污染区”和“设想”的厚度作为研究的依据,并以此所推导出来的结论,必然存在着“虚构”“想象”“幻设”的成分。我们只能看作是缺少证明,以偏概全的“想当然臆说”。
  其次,根据秦始皇陵遥感与地球物理综合探查技术成果,“墓室位于地宫中央……高15米,东西长约80米,南北宽约50米,主体尚未完全坍塌”④。就是说,主体墓室面积只有约4,000平方米,假若墓内“奇器珍宝”什么都不放,按上面的计算,16,255.2吨水银在室内平面平均厚度就可达30多厘米。这是我们所无法想象的。难道棺椁随葬品等等,都会浸泡在水银中吗?“水银河”究竟在墓内占多大面积?究竟是什么形状?这些我们都不得而知。但作为模拟、象征的设计,它在整体比例中所占份额绝对是有限的。水银在设计好的“水银河”中厚度能达到5~10厘米,也就很不错了。水银河究竟有多宽,水银在河中有多高,都很难以确定。以当时的条件,推测墓内使用水银几吨、几十吨,最多不会超过百吨。
  其三,从汞产量方面分析,虽然当时有比较丰富的汞矿,虽然有开采丹砂矿提炼汞的“寡妇清”,但要有16,255.2吨的水银用于秦始皇陵,又谈何容易!根据相关资料,可以进行推测和类比。现将我们不完全统计的全国汞产量、世界汞产量、国外汞储量列表如下(表一、二、三):
  我们从列表中可以看到,1996年以前,全国的汞年产量1950年仅3吨,最多的1959年也才2,684吨;20世纪60至70年代,世界汞年产量1969年最高,为10,168吨;1970年以前,世界各国的汞储量,小国仅有几百吨,美国才有50,000吨。从上表数据分析,在汞生产、汞提炼技术并不很发达的秦代,仅一个墓里边就用上万吨的水银,使我们不得不产生怀疑。可以说,这根本就是天方夜谭,万万不可轻信。
  综上,笔者以为,秦始皇陵内水银含量绝对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多。历史考证是严肃、严谨的事情,当是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有九分证据不说十分活。秦始皇陵内水银含量问题还是有待考证的,但理论推导为有16,255.2吨,显然是主观臆断多于客观论证。这既是对历史的不尊重,也是对读者的误导。我们把它推测在100吨之内,已经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了。我们应该学会科学地思考,尊重事实,全面搜集并分析资料,从事实出发,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陵内水银的来源及作用
  秦陵水银来源问题,过去学者多已探讨。有人认为是采于贵州铜仁万山汞矿,也有学者认为是从当时最大的汞矿产地重庆东南的银岭山运过来的。近日,根据新的发现和研究,有关专家提出,陕西旬阳在秦时就是一个采汞重镇,而距旬阳县城约150公里、与湖北接壤的水银山上发现了古代采矿遗留下来的700余处古矿洞和斧、镢、凿、耙等采矿工具。所以,推断秦陵内的部分水银极大可能来源于这距秦陵最近的旬阳水银山。⑤笔者认为这一分析是可信的。
  陵墓内设置水银,不是秦始皇陵的独创。较早的吴王阖闾、齐桓公墓中就有以“水银为池”。那么,陵墓地宫内的水银究竟有什么作用?当时要达到什么目的呢?文献记载,水银在墓内“机相灌输”又是什么意思呢?这些都需要我们科学地去分析、去理解,盲目地把它与“永动机”挂钩,显然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水银是易流动的银白色液态金属。秦人当时对它的特质和性能应该是十分了解的。把水银灌注于地宫内模拟的江河大海之中,它是“水”的替代品,它象征的是水,这毫无疑问是它的作用之一,而且是主要作用。水银在“江河大海”中闪闪发光,不流动却似流动。在视觉效果上比真正的水要“真实”得多,这也可能就是秦人为什么不直接用水,而要用神奇的水银的原因所在。
  根据水银的熔点是-38.87℃,即使常温下的液态也极易挥发。所以,汞的另一作用还在于汞蒸气有剧毒,而产生的这些剧毒,具有杀菌防腐的功效。这恐怕也是秦人对遗体保护所采取的方法之一。据史书记载,秦始皇死后,遗体已腐败发臭。假如我们打开秦陵,秦始皇遗体仍能保存下来的话,这倒不能不说是水银作用的奇迹。当然,地宫中水银所散发的毒气,还可预防胆敢进入地宫的盗墓者。
  在此,我们还想对司马迁《史记》中的“机相灌输”这句话予以探讨。业内人员认为,“机”在古代指的只能是机械。把这句话翻译过来,应该做这样的表述:“在秦始皇陵墓里,以水银做成江河大海的样子。让机械推动水银流动,再使流动的河‘灌’到原来的机械上。机械获得能量,又推动水银流动。如此周而复始地机械运动,就可以使水银河长流不息。”⑥实际地分析一下,液体的流动靠的是落差,而秦始皇地宫面积只有4,000平方米,高15米。在这个有限的范围内,人为地制造落差,究竟能达到什么程度?靠落差产生的势能而流下来的水银还要带动像水轮子一样的机械进行运动,这种可能性几乎没有。所以我们的理解是:“机相”是指“聚集”之意,由于汞及其化合物的高度挥发性,所以它们的扩散、迁移能力极强,也就是指它的聚集特性。“灌输”应指“流动”之意。前面我们已讲过,从人们的视觉效果上,水银在河海中不流动也似流动,徐徐蠕动、闪闪发光的水银河,给人以多么美妙的景象。这种景象并不需要设置什么机械,也不需要有多大的落差就可实现。所以,我们对“机相灌输”的理解,绝不能望文生义,实事求是地去解读,是非常重要的。当然,理论的探讨,还需要实践的检验,秦始皇陵内的种种谜团,只有待打开秦陵之后才可大白于天下。
  前人对秦始皇陵内水银等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在陵墓尚未发掘之前,即使发掘打开后,研究工作仍要继续。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陵内是否存在水银、水银量有多少、水银的作用等相关问题,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限于学力和材料,上述讨论或有欠妥之处,祈各位学者专家指正。
  注释
  ①常勇,李同:《秦始皇陵中埋藏汞的初步研究》,载《考古》1983年第7期。
  ②段清波:《秦始皇帝陵的物探考古调查——“863”计划秦始皇陵物探考古进展情况的报告》,载《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③王学理:《秦始皇陵墓的水银哪里来》,汉唐网/考古客栈。
  ④同②。
  ⑤《秦陵水银部分来自旬阳》,载《华商报》2007年9月1日A8版。
  ⑥王学理:《秦始皇陵墓里的“水银河”是怎么回事?》,汉唐网/考古客栈。
  




耕播集/刘占成著.—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3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