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概说
- 交通路线
- 长安与丝绸之路
- 从长安到罗马——汉唐丝路全程探行纪实上
- 从长安到罗马——汉唐丝路全程探行纪实下
- 海上丝路史话
- 丝绸之路史研究
- 早期丝绸之路探微
- 早期丝绸之路文献研究
- 中西丝路文化史
- 沧桑大美丝绸之路
- 传播友谊的丝绸之路
- 路途漫漫丝貂情——明清东北亚丝绸之路研究
- 世界的中国——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寻找失落的世界遗产
- 丝绸之路2000年
- 丝绸之路——从西安至帕米尔
- 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报告2014
- 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
- 丝绸之路——神秘古国
- 丝绸之路——沿线城镇的兴衰
- 丝绸之路在中国
- 丝路景观
- 丝路起点长安
- 丝路文化新聚焦
- 丝路之光——创新思维与科技创新实践
- 中国丝绸之路交通史
- 中华文明史话-敦煌史话
- 中国·北海合浦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理论研讨会论文集
- 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新史
- 西域考古文存
- 丝绸之路的起源
第七节 丝路运输
作者:中国公路交通史编审委员会
一、丝路运输工具
根据考古发现并结合历史记载,两汉时期,丝路交通沿线使用的车辆主要是:
双辕车是丝路交通沿线上比较普遍的中短途运输工具。根据出土文物,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处于丝路交通沿线上的秦国雍县(今陕西凤翔)就有了双辕车。双辕车可驾一马或一牛,节省畜力,又便于使用,所以,双辕车的出现促进了丝路运输的进步。两汉时期,双辕车已普及到今青海、河西走廊丝绸之路交通沿线。
在西宁旧城东南台地出土的东汉砖墓中,就发现了木马、牛车。车为双辕,车厢用四块木板并成,前辕长方,后栏半圆,车轴和车厢用楔形硬质桦木铆接,前轮用10根辐条,车辐与轴为整体,辖为楔形木钉,其结构与现代架子车相似,载重量为500公斤左右,较史前出土的车辆结构轻便灵活,大大改进。
甘肃武威出土的东汉铜骑俑、铜骑俑群、牛拉木车、马拉轺车的实物证实,在河西走廊的大道上,畜力车已是军事征战、商业贸易的运输工具之一。武威出土的乌拉木轺车(见图21),车身高1米,长80厘米,马高40厘米,彩绘铜饰,车上装有避雨或遮太阳的伞,一马牵引的双辕木轺车。轺车是战争指挥车,也是传递信息用的车。而商人和一般有钱人家均可用作乘载车辆。“一马曰轺车,二马曰轺传”,一般人乘坐为一马轺车,二匹马驾的轺车叫轺传。传车,根据乘坐人身份不同分有七乘传、六乘传,置传或传置(均为四马驾车)、驰传或传驰(四匹中等马驾车)、乘传或乘设(四匹下等马拉车)、轺传或辐置(用二马驾车)用一匹马驾车等多种。七乘、六乘是最高级传车,只有代表皇帝出征、出使办事才能乘坐。置传以下属于高级传车,而轺车就是中级传车,牛车就是低级传车。《居延汉简》记载有“方相车”,爵位在“公乘”等级者才能乘坐,而牛车则为一般士兵所乘。武威出土的牛拉木车,和敦煌莫高窟壁画上的汉代马车,均与现今使用的木轮大车相似,结构很简单,一牛单拽,经济实用,是丝绸之路沿线上的主要运输工具。《汉书·汲黯传》说,公元前121年西汉曾发两万辆车(一说是3万辆车)迎接昆邪王降汉,以示汉威。公元前61年赵充国平羌乱,一次就虏获先零羌车4000余辆。东汉时,窦宪于公元89年伐北匈奴,从今内蒙古狼山直驱至北匈奴之稽落山,勒铭燕然,胜利凯旋。班固在铭中说:“长毂四分,云辎蔽路,万有三千余乘”,就是说参加军事运输和军事指挥的车辆有1.3万余辆,长驱几千里,“蹑冒顿之区落,焚老上之龙庭”,“摅高文之宿愤,光祖宗之玄灵”。在出土文物中,还发现有西汉时代的四轮车,它载重量大、车稳,适于运输。
独轮车与“木牛流马”,虽然与诸葛亮伐魏的军事行动有关,在陕南、甘肃陇南地区都使用过,但是它的出现却比诸葛亮应用于军运早得多。东汉许慎著《说文》一书,就有“*(上下車)、车輮轨也,一曰一轮车”的记载。史书记载的独轮车称“鹿车”。这种独轮车经过诸葛亮改进并应用于军事运输。蜀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春,北伐时,出兵斜谷,就曾使用了这种车辆运输军需物资。木牛流马车的结构,运载量,《中国通史》中作了介绍,木牛是一种人力独轮车,有一脚(轮子)四足(车旁前后四边装的四条木柱),停车时不易倾倒。木牛能载一人一年的粮食,单行每天行走几十里,群行二十里,虽然慢一些,但推车人却不大辛苦,很省气力。流马是对木牛的改进,前后均是四脚(四个轮子),就是人力四轮车。流马能载四石六斗粮,十天大概也只能走二十里。这项革新是对运输工具一大改进。可以说,木牛、流马是诸葛亮对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活动中的经验总结与升华。木牛、流马有些神秘,如用鹿车、独轮车、人力车的名字就通俗了。后来又有了改进,不是一脚四腿,而是一轮二腿,这样更稳当,因为在数学上,三点为一平面。四轮车,平路可以,但在坡上却停不住。后来就演变成一轮两腿的独轮人力推车(见图22)直至今日。然而四轮车的使用,却是在近代工业发达之后,在更高级的物质技术基础上出现的汽车,就有四轮车的影子,当然欧洲一直流行的四轮车,更是它的前身了。
丝绸之路沿线上使用的运输工具除车辆以外,还有畜驮等,其主要牲畜是牛、马、骆驼等。
农家之宝——牛。牛是农民的宝贝,自古皆然。西汉初期,由于连年战争,经济凋敝,连皇帝也难配齐毛色相同的四匹马车,宰相也常乘坐牛车。后来由于与匈奴作战,民间养的马也多征为军用,所以牛车投入运输就普遍了。汉宣帝的外祖母随使来长安,乘黄牛车,老百姓叫她为“黄牛妪”。汉昭帝死,为了修建墓塘,大司农田延年雇用民间牛车3万辆,从西渭桥装沙运至陵墓工地。当时的驿站也配的是牛车,根据《后汉书·南匈奴传》记载:“帝造战车,可驾数牛,上作楼橹,置于塞上以拒匈奴”。尤其丝绸之路沿线上的民间运载货物大都以牛车为主,马车次之。其原因是牛比马好饲养,因而,驮牛比较普及,不仅应用到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而且成为运输工具之一。尤其号称“高原之舟”(见图23)的牦牛成为跨越帕米尔高原的最佳运输工具。
马既是驾车的主要畜力,也是主要的驮畜之一(见图24)。丝绸之路沿线上的河西走廊和新疆天山南北及蒙古草原等地,都是良马盛产之地。所以,驮马是丝绸之路沿线上的主要运输工具。尤其久负盛名的天马、西极马又是主要的长途运输工具。天马产于大宛,西极马产于乌孙。西汉为了断匈奴右臂,并取得宛马,曾与大宛打过仗。还有以丝绸贸易的形式购买,并设数十处马场养殖战马,对养马有功者予以奖励。天马、西极马的后代就是今伊犁马。甘肃山丹军马就是人工饲养的伊犁马。而匈奴出产的马的后代就是今日之蒙古马。马主要是供军战和运输所用。《汉书·西域传》载:“当今务在……力本农,修马复令以补缺,毋乏武备”。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西汉与匈奴的漠北之战中,就“发10万骑,私负从马凡14万匹”,就是说西汉军队内有战马10万余匹,再加上参战的百姓和各亲兵家将带进部队的马共14万余匹。《汉书·赵充国传》中记述了“以一马自佗负三十日食”。颜师古注曰:“凡以畜产载负物者皆为佗。”骡子主要是做驾车、驮物和乘骑之用。
骆驼是丝绸之路沿线河西走廊以西主要的长途运输工具。据《汉书·西域传》载:“……发酒泉驴、骆驼负食出玉门……”。可见,在汉代河西走廊的骆驼已是能承担长达数百余里路程的运输工具了。
骆驼形体高大,不怕风沙,有很强的耐饥渴和抗寒能力。在荒漠缺水地带驮载货物,足饮饱食后,可数日不饮不食,照常负重行走,而且性情温驯,食粗草及灌木,能负重致远,结队行走。汉通西域后,骆驼沿着丝绸之路大批进入中原内地,能驾车,又能乘骑和驮运。特别善于在沙漠中负重致远,长途跋涉,被美誉为“沙漠之舟”,成为丝绸之路上中西道路交通的象征(见图25)。
二、运量和运费
两汉时期丝绸之路沿线上的运输量和规模都是比较大的。以军运为例,据《史记·大宛传》记载:贰师将军李广利同大宛作战,就有“牛十万,马三万余匹,驴、骡、橐驼以万数。多赍粮,兵弩甚设”,是讲的运输粮食和武器,由此,可见运输规模之大了。两汉时期的运输车辆的速度、运量和运费,根据《九章算术·均输》记载:“空车日行七十里,重车日行五十里”。再据居延汉简《建武三年侯粟君所责寇恩事》简册说,寇恩用大车载鱼五千条,自居延至觻得出售。居延至觻得折合汉里1063里,寇恩重车行20余日,与《九章算术》记载的车速大体相同。《九章算术》又载:“车载二十五斛,与僦一里一钱”,讲的是载重量和运费。一斛等于一石,僦钱就是僦费,现在叫运费。汉时一石120斤,东汉时一斤折今222克,一里折今400米。据此可以计算出重车行一日为20公里,载重量为0.66吨,车行一日完成13.2个吨公里,每个吨公里运费为3.79个五铢钱,每日可收入50钱。僦费高低是随着物价涨落而变化,很难准确计算出50个五铢钱的购买能力。根据王莽地皇三年(公元22年)居延汉简《劳边使者过境中费》简册记载的米一汉斗值15钱,则每日僦费收入可购米40汉斤,折今8.8公斤。两汉时的运输有民运和官运。武帝元封元年桑弘羊为治粟都尉,领大司农,经武帝批准,置大农丞管理官营运输业,各郡置均输官,称均输长或均输监,受大农丞领导,并规定运输时不能误期,也不能拉私货。从事官营运输业的叫均输卒,这是两汉时期出现的运管机构。
三、驿运制度
所谓驿制是指驿置、驿传和驿运制度。前者是驿运机构,后者是管理办法。汉朝通过驿置和驿传作用,把中央与地方政权紧密联系起来。汉代沿丝绸之路设置的驿置和驿传很多。秦时每25公里置一驿,汉代则是每15公里置一驿。驿置管理系统有汉朝廷所设“大鸿胪”中的“行人”和太尉府下的“法曹”,到郡国的“督邮”,以至每个驿配置的“厩啬夫”、“传舍啬夫”、“邮书椽”、“吏”等。颜师古在《汉书·高帝纪》的注中说:“传者,若今之驿。古者以车,谓之传车,其后单置马,谓之驿传”。《续汉书·舆服志》中说:奉玺书使者乘驿骑,三匹马轮换飞驰,“昼夜千里为程”,由此可见驿骑之速。甘肃居延汉简是从汉武帝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到光武帝建武七年(公元31年)130年的文物,其中就有“驿传马名籍”、“驿马阅具簿”、“驿骑”、“传马”、“传车”的简文。顾炎武《日知录》“驿”条下指出:“汉初尚乘传车,……后患其不速,概乘马矣”。居延汉简中有一则可贵的史料,反映了从今西安经居延,至河西走廊驿置里程的片断材料:“长安至茂陵七十里,茂陵至*(上艹下汱)置卅五里,获置至好止七十五里,好止至义置七十五里,……月氏至乌氏五十里,乌氏至泾阳五十里,泾阳至平林置六十里,平林置至高平八十里,……愠围至居延置九十里,居延置至*(左角右枼)里九十里,*(左角右枼)里至*(左彳右胥)次九十里,*(左彳右胥)次至小张掖六十里,……删丹至日勒八十七里,日勒至钧著置五十里,钧著置至屋兰五十里,屋兰至里池五十里”。
1986年以来,特别是1990年至1991年对甘肃敦煌悬泉遗址的发掘,获汉简15000多枚。根据简文记载,有悬泉置、鱼离置两置名。悬泉置是汉代驿置,在敦煌郡的效谷县,即今敦煌市东64公里安(西)敦(煌)公路南侧山前冲积扇上。悬泉置始建于西汉中期,一直延用至魏晋。有一枚简记载“效谷悬泉置啬夫光以亭行”,说明悬泉置位于丝绸之路酒泉至敦煌间的驿道上。悬泉,意为悬空吊泉之意,当地名称“吊吊泉”,泉水常流不息,清澈见底,水质洁净,是绿洲中的奇景宝水。泉水长约15公里,出山沟北流渗入荒漠戈壁。悬泉置就位于泉水下游4公里处。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104年),贰师将军李广利,发属国六千骑,及郡国少年数万人,伐大宛。据传在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归国兵马经过这里时,因无水断炊,兵马饥渴难忍,李广利便拔剑戮山,山腹中遂有泉水涌出。泉水灵而有奇,人马多时泉水多出,人马少时少出,故又有“神泉”之称。因为传说与李广利有关,人们又把悬泉称为“贰师泉”。根据简文记载,悬泉置设丞1人,下辖置啬夫、厩啬夫、仓啬夫、少内啬夫、都田啬夫等官吏,领有御、邮人及民夫、罪徒弛刑、官奴婢等充当役使,提供食宿、车辆、马匹、草料运输,传递官府文书等。根据考古发掘,悬泉置遗址总面积22500平方米,已发掘遗址面积3500平方米,清理驿置房舍59间,有宿舍、办公室、厨房和马厩,院内西北角有厕所一处,马厩房附近有木质拴马桩若干根留存。驿置分前后院,后院有储存粮米、饲料的大库房。这是至今发掘出汉代的一处较为完备的驿置遗址(见图26)。
中国丝绸之路交通史/中国公路交通史编审委员会 编著.-北京: 中国公路交通出版社, 2000;